首頁 -> 內地

黃河流域發現長達百萬年連續古人類文化遺存

分享到:
2023-07-10 16:4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10日電 7月9日,在由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人民日報社、陜西省委網信委聯合指導的“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網上主題宣傳啟動儀式上,陜西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利發佈陜西黃河流域舊石器時期考古發掘研究的最新成果:

2019-2023年,在黃河西岸,及其支流無定河、北洛河等流域,新發現150餘處舊石器遺址,多樣化的石器技術面貌,展現了距今70多萬年至1萬年前後古人類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生存畫卷;

2021-2022年,在南洛河流域首次發掘揭露出厚達24米的地層堆積物,發現了距今110多萬年至3萬年左右長達百萬年、基本連續的古人類文化遺存;

2022-2023年,在石川河流域首次發現舊石器遺址,填補了渭北中部廣大區域舊石器遺址分佈的空白。特別是在其中的廟溝遺址,發現了一處包含豐富石製品,距今60多萬年至3萬年前後的典型黃土剖面,將該地區古人類的活動上溯至距今約60萬年前。在朱黃堡遺址,距今13萬-4萬年多個連續文化層中,發掘出土了7000餘件石製品,表現出很強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過渡性”特點,為構建黃河中遊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的演變序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陜西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利。西部網 王靖升攝

“過去,陜西曾發現了藍田人、大荔人、黃龍人等重要的古人類化石,基本構建起了中國百萬年以來比較完整的古人類演化鏈條。”羅文利說,“上述新發現,為黃河流域遠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新資料,該地區古人類石器製作技術表現出的連續發展、一脈相承的顯著特點,更加有力地實證了我國百萬年不間斷的人類發展史。”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