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唐勝傑的太空照片證明甘肅有“龍”?香港新聞網5月2日電 神州十七號航天員乘組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一行太空出差5個多月後,於2024年4月30日成功返回地球。 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中)、唐勝傑(右)、江新林安全順利出艙。(新華社圖片) 他們在太空進行科研任務和工作之餘,拍攝到許多震撼的攝影大片,有浩瀚的宇宙,藍色的地球家園,壯美的中國大地,讓我們從太空視角直觀感受到了“宇宙級”的震撼之美。 這其中,作為甘肅定西籍的唐勝傑,他特意還拍攝到家鄉定西的太空俯瞰照片。官方精選發布了其中一幅,在網上廣為流傳,令人為大自然的神奇多姿而驚嘆。 (圖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這幅照片真實體現了定西山川千溝萬壑的獨特地貌,整體造型宛若巨龍鱗爪,線條流暢,動感十足,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人感覺真有一條巨龍盤踞在中華大地。 甘肅自古以來就有著豐富的龍文化史述。沿著唐勝傑拍攝的定西巨龍“鱗爪”向東行進200公里,便是當下全國最熱的文旅之地,“龍城”——天水。 天水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更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伏羲,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與龍的傳說緊密相連。他的形象常與龍相結合,象徵著智慧和力量。 在天水,特別諸如人面鯢紋魚陶瓶、青龍畫像磚等大量歷史年代久遠的文物,無不印證著中國人,特別是甘肅當地對龍文化的深厚傳承和崇拜。這些文物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研究中國龍文化的重要載體。 不僅如此,甘肅的簡稱“隴”,在古代漢語中,“隴”字本身就帶有“龍”的意像,與甘肅地區的地理特徵和文化傳統相呼應。唐勝傑的太空照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為我們提供了觀察和理解甘肅龍形地貌的獨特視角。 此外,甘肅的龍文化還體現在當地的民間傳說、節慶活動以及建築藝術等多個方面。比如,每年的龍舞表演、龍節慶典等,都是對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而甘肅地區的古建築,如懸壁長城、嘉峪關等,也常常以龍的形態作為裝飾元素,彰顯著龍的威嚴和力量。 唐勝傑的太空照片,對於我們,不僅僅是一次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一次文化上的啟示。它讓我們意識到,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和人類文化的傳承創新是如此地相互交織和影響,神秘多姿,引人入勝。 古人講,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甘肅地形複雜多樣,南部是雄偉的秦嶺山脈,中部為黃土高原,北部則是廣袤的戈壁和沙漠地帶,自然景觀壯觀雄渾。但相對而言,仿佛是中國之“陋室”。但是,卻因為“龍”行隴原大地而充滿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張力。 從古至今,甘肅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無數的歷史名人,他們以其卓越的才能、堅定的信念和深邃的智慧,在中國乃至人類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甘肅龍形地貌,呈現的既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人類文化精神的載體。這是一種多大的巧合。難道正應了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巧合是老天默默操控世界的方式。 這種巧合讓我們對甘肅,以及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充滿了敬畏和好奇,也激發了我們對中華過往歷程的深思,對未來探索的憧憬。 有理由相信,隨著科技的加速進步和人類對宇宙萬物探索的不斷深入,在“上天入地”持續擴展中,我們將充分審視和發現這顆藍色星球的奧秘和魅力,印證和破解中華文明更多的來龍去脈。 (本文作者為中國內地知名評論家、文化學者解筱文。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編輯:黃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