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科研人員在天文大數據應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5月15日電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消息,近日,上海天文台葛健研究員帶領的國際團隊通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法,對國際斯隆巡天三期釋放的類星體光譜數據進行了微弱信號搜尋和數據分析,發現了極其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內的冷氣體雲塊成分的關鍵探針中性碳吸收體。研究團隊分析發現,早在宇宙約30億年的演化早期(目前宇宙的年齡已有約138億年),這些攜帶了中性碳吸收體探針的早期星系已經過了快速物理和化學演化進入介於大麥哲倫矮星系和銀河系之間的物理和化學演化狀態。 △ 藝術想象圖 本次工作的研究方法與成果對探索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也充分顯現了人工智能在天文海量數據中探尋微弱信號的廣泛應用潛力和前景。 相關研究成果於2024年5月15日發表在國際天文學頂級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NRAS)上。(完) 【編輯:丘志彬】
|
視頻更 多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
亞洲三項鐵人錦標賽香港開賽 過百位精英運動員雨中激情競逐
馬場黃金兩餸飯 清明祭祖也潮流
為什麼需要愛國教育?卓永興: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