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宗馥莉請辭風波 折射娃哈哈股權結構“複雜”背後香港中通社7月23日電 題:宗馥莉請辭風波折射娃哈哈股權結構“複雜”背後 香港中通社記者吳一帆 隨著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娃哈哈22日晚間發布聲明,近日引發網友熱議的“宗馥莉辭職”事件暫落帷幕。據該聲明,為確保公司的平穩健康發展,經各股東友好協商,宗馥莉(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獨生女)決定繼續履行娃哈哈集團的相關管理職責。這場距宗慶後離世不過一百多天的風波,折射出怎樣的問題? 資料圖為宗馥莉 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娃哈哈打造了包括純淨水、AD鈣奶等經典產品,被譽為“民族品牌”“國貨之光”。去年杭州亞運期間,娃哈哈作為杭州亞運官方非酒精飲料贊助商,負責保障亞運全場景飲用水需求。 今年2月25日,娃哈哈發布訃告,宗慶後因病醫治無效於當日逝世,享年79歲。宗慶後的追悼會上,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宗馥莉表示,自己“會接好父親遞出的接力棒”,“將品牌和企業傳承下去,堅持實業報國,把這一條攀登路走寬走廣做出特色”。然而,7月18日起,一張網傳的宗馥莉辭職函在中國互聯網上大規模流傳。不過,這一傳聞始終未得到娃哈哈官方證實。 本次輿論發酵引發了公眾對娃哈哈股權結構的關注。“天眼查”App顯示,原來宗馥莉尚未接手娃哈哈集團股份,宗慶後也只是娃哈哈第二大股東,持股29.4%;娃哈哈第一大股東是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有企業),持股46%;另外,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持股24.6%。 值得一提的是,據招標採購信息查詢平台“尋標寶”,去年7月,杭州的國有集團曾有意轉讓持有的娃哈哈46%股權。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2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娃哈哈看似“複雜”的股權結構與其企業史緊密相關,也是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後民營企業乃至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1987年,宗慶後靠借來的14萬元,接手了連年虧損的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也就是娃哈哈的前身。他靠代銷汽水、棒冰、文具賺錢起步。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支持下,他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 余凌曲介紹,其實在娃哈哈三十多年發展進程中,股份制改革也一直並行。1996年起,娃哈哈曾與法國達能集團等外資合資經營,直到2009年外商資本退出娃哈哈。“企業發展決策需要因時因勢又謹守原則的強大判斷力。娃哈哈從一個‘中國特色’的集體所有制校辦工廠到股份制的世界級企業,宗慶後這樣的企業家的經營管理、科學決策、風險承擔等,可以說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他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股權和分配角度肯定企業家的貢獻,是一個問題。”本次娃哈哈風波具體情況如何並未公布,但引發的這一思考都具意義。 “另外,至少目前我個人認為,只是宗馥莉是宗慶後選擇的接班人,從企業家精神延續的角度,可能還是慎重替換接班人。‘慎重’是關鍵詞。”他說,“娃哈哈承載了國人很多記憶和情懷,而它要葆有生命力,首先要按照公司治理的軌道來運行,而不能再靠各種‘小作文’來推動。”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日前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中談到:“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和引導各類企業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履行社會責任,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余凌曲指,娃哈哈等中國民族品牌的未來發展之路,或可在這句話中找到解答。(完) 【編輯:丘志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