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沿海多地為何又見海水倒灌?專家解讀

分享到:
2024-11-22 09:1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1月21日電 題:中國沿海多地為何又見海水倒灌?專家解讀

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彥洲

近段時間,中國沿海地區多次遭受海水倒灌的襲擾。先是在10月21日,河北、遼寧等地的沿海地區出現了海水倒灌的情況;而從11月18日開始,華南多地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在廣東的惠州、深圳、汕尾,海南的海口,以及廣西的北海等地都先後出現了海水倒灌的情況。海水漫過堤壩,湧入一些低窪地區,導致部分街道被淹。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表示,海水倒灌是指海水通過地表或地下進入陸地,通常發生在沿海地區或河流入海口,這一現象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地質結構、潮汐、颱風季的強風和暴雨等。由於此次冷空氣與南海颱風叠加影響,華南沿海普遍出現不同程度增水並傳播至北部灣,造成多地出現海水漫堤現象。

什麼原因導致此次沿海地區大範圍的海水倒灌現象?

專家告訴媒體,受颱風“萬宜”和冷空氣的影響,17日上午到19日上午,浙江、福建和廣東沿海出現了50至110厘米的風暴增水。颱風帶來的強風、氣壓驟變等天氣情況會形成風暴潮,這一情況叠加當地天文高潮階段,導致海水倒灌。

央視新聞報道截圖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江文勝表示,天文潮主要是由於天體運行造成的引力,導致海水的漲落,這就是引潮力。由於颳風或其他氣壓的變化,導致水位在天文潮漲落之外的那部分變化,就叫風暴潮,海水倒灌是這兩個因素叠加在一起產生的一個效果。

什麼是天文大潮?如何形成?有何影響?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朱定真稱,天文大潮是有周期性的,一旦在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周期,有向岸風或直接有颱風影響,這就是所謂風、暴、潮的三碰頭。當太陽和月亮正好在一條線上的時候,引潮力是作用一個方向,海水的漲落就會明顯增大,天文大潮出現了。一般大潮的時間,在這個周期是農歷的十七十八,11月18日正好在大潮期。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江文勝表示,天文大潮期的時候,潮位或者潮差是比較大的。當風暴潮天氣過程來了,正好趕到天文大潮的時候,有可能造成的災害比較嚴重一些。

專家表示,之前遼寧沿海的海水倒灌主要是由風暴潮過後的邊緣海波帶來增水,叠加當地天文高潮引發,民眾應謹慎防範風暴潮來臨時和來臨後的次生災害。

海水倒灌在夏季不罕見 11月則較少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風暴潮預報室副主任劉秋興解釋說,比如說2014年第15號颱風“海鷗”引發的風暴潮,導致廣東省湛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區域出現海水漫灘。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引發的風暴潮,致使深圳市和香港部分地區出現明顯的海水漫灘現象。但是有一點不同的是,上述風暴潮漫灘均出現在7到9月,歷史上11月中下旬由於颱風和冷空氣共同影響,出現大範圍海水漫灘的現象還相對比較少見。(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