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發現南海衛城牆遺址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2月26日電 2月25日下午,中國廣東東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南海衛城牆遺址考古發掘成果、南海衛城牆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計劃。 南海衛城牆遺址發掘全景圖。圖源:新華社/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供圖 據新華社報道,2023年10月,東莞在對項目用地進行文物考古調查勘探中發現了明洪武年間南海衛城牆和城內古建築遺跡、遺物。2024年5月至12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這一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是近年來廣東省單次考古發掘面積最大的項目。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介紹,南海衛城牆遺址內文化遺存豐富,現存堆積年代從宋代一直持續至民國時期,清理出土明清時期城牆基址及其配套道路、排水道等設施,同時發現城內建築基址群與生活用水井等重要遺跡。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建築構件及生活器物,共計小件360件、各類器物殘片90箱。 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在遺址的西部和北部發現的“一號城牆基址”,已發掘部分為西城牆北段和北城牆西段,城牆基址整體保存狀況較好,平面呈曲尺形,清理長度約100米。牆體寬約7.6米,內外兩側為紅砂岩條石砌築包邊,中間包夾夯土,夯土殘高約2米,層厚0.08米至0.12米,夯土層之間多夾雜貝殼或碎磚瓦層。結合地層關係及建築材料、文獻記載來看,綜合判斷這段城牆應當為明代南海衛城牆。 報道稱,作為明代廣東海防體系“衛-所-寨”三級防禦體系中的核心衛城,南海衛承擔著廣東中路海防體系中軍事指揮中樞與海防前哨的雙重職能。曹勁說,南海衛遺址發掘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學術價值,遺址證實東莞作為“粵海第一門戶”在明代廣東軍事海防體系的重要地位,揭示了明代海防衛城的空間格局與營建規制,是明清海防考古研究的重要成果,對於研究明清海防史、建築史、社會史等有著重要意義。 東莞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志軍說,接下來,東莞將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規劃建設南海衛城牆遺址考古公園,著力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完) 【編輯:彭玉婷】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