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為四大國有銀行穿上“防彈衣” 為支持經濟鋪路

分享到:
2025-03-31 22:0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31日電(記者 黎金良)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3月30日齊發公告,披露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合計募資5200億元人民幣,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這一行動標誌著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行補充資本的政策正式落地。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財政部作為主要認購方,出資5000億元,顯示出國家層面對銀行體系穩健發展的堅定支持;其餘部分由中國煙草、中國移動等央企參與。此次注資不僅規模龐大,且以溢價配股形式進行,最大溢價達21.5%,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截至2024年末,四大國有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高於監管最低要求,顯示其當前資本水平穩健,故此次資本補充被業內人士視為“未雨綢繆”的前瞻性安排。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3月31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國家主動出手注資,顯然不僅是為了應對當前需求,而是著眼於未來風險與經濟支持能力的提升。因此,這次注資相當於為銀行體系穿上“防彈衣”。

莊太量分析,注資目的主要有二。首先,強化銀行對風險的抵抗力。隨著全球經濟環境波動及中國經濟轉型壓力,銀行可能面臨信貸擴張、資產質量波動等挑戰,提前補充資本可為未來潛在風險預留緩衝。其次,為貨幣政策寬鬆預留空間,預示銀行將來需更多資本支持信貸投放,服務實體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注資採取了“分批實施”的策略。去年9月首次提出的是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而此次僅涵蓋四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明確表示:“會分步實施。”這種安排既體現了“一行一策”的差異化監管思路,也為後續可能的進一步注資留下了政策餘地,顯示出中國金融管理當局的靈活性和前瞻性。

此外,這次注資正值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的信貸支持。以建設銀行為例,2024年其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速高達26.63%,遠超傳統房貸業務。通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銀行能夠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中的重點領域,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動力。

與常見的大額折讓配股不同,此次四大行的注資均採用溢價配股方式,溢價幅度在8.8%至21.5%之間,其中對交行及郵儲行的溢價分別達18.3%和21.5%。這一不尋常的安排傳遞出多重市場信號。

從小股東權益保護角度看,溢價發行直接緩解了市場對股權稀釋的擔憂。從價值發現角度分析,這種溢價配股實質上是對銀行真實價值的一次重估。銀行股普遍處於“破淨”狀態(市價低於淨資產),若按淨資產價或折價發行,將嚴重攤薄現有股東權益。交通銀行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本次發行的定價及限售期安排彰顯了大股東對交行未來發展的信心,充分兼顧了廣大中小股東利益。”(完)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