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研學課“讓文物活起來”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18日電 四月的龍門,伊水中流,東西兩岸綠意盎然。那守望了1400多年的盧舍那大佛,微笑俯視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已近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穀雨時節,氣溫漸升,這裡卻給游人一種悠悠清涼之意。 文物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歷史。透過文物,觀眾可以“穿越”到當時的時代,感受到時代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特征,也能沿著這條脈絡回歸到一脈相承的現代。 龍門石窟,作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寺遺存,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間最具規模與優秀的造型藝術,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龍門石窟不僅是古代藝術的寶庫,更是多元文化共融的典範。守護瑰寶,傳承文明,以文化為引,研學為行,龍門石窟研究院組織公益社教活動進展覽館,在學習和傳承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探索多元文化的融合創新,激發旅讀者的學習興趣,感受歷史長河中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與包容性。 資料圖:國際“Z世代”青年“打卡”龍門石窟。 據介紹,近年來,龍門石窟研究院不斷致力於石窟的文化研究、保護與弘揚工作,并在青少年研學課程的開發上進行了諸多創新嘗試,取得了顯著成效。 結合自身社會教育職能,依託現有的學術成果與通俗性讀物,龍門石窟研究院精心推出了《塵封石刻 真容再現》《魏唐神韵 泥塑金剛》《彩繪紋樣 魚躍龍門》《威武石獅 護法祥瑞》《神聖之美 玉潔蓮花》等有深度、有趣味的研學課程,涵蓋景區沉浸式研學、文物除塵、拓片、彩繪、泥塑、摺紙等形式。 所開發研學課程寓教於樂,帶領青少年研修文物保護的古今智慧,領略千年石窟藝術之美,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截至目前,已成功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學生參觀訪問,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成人研學課程方面,針對文化深度游需求,龍門石窟還開放21個特窟,推出可以近距離鑒賞石窟寺藝術的特窟探研,由專業研究人員組成研學專家團,帶領研學團員走進洞窟,近距離進行石窟寺藝術鑒賞與交流。 在今年3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已經開始施行。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明確了文物價值挖掘闡釋的總體要求,明確了對不可移動文物、館藏文物、民間收藏文物價值挖掘的具體安排,鼓勵和支持文物收藏單位開展展覽展示、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等活動。 龍門石窟研究院的這些舉措真正“讓文物活起來”“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讓文物蘊藏的寶貴價值活了起來,也讓觀眾在游學中堅定了文化自信。(完) 【編輯:徐嘉儀】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