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多個武漢新冠家庭研究發現:兒童傳播力更強,建議打疫苗分享到:
![]() ![]() ![]() ![]() ![]() ![]() 1月19日,國際著名期刊柳葉刀子刊《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在線發表了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關於新冠病毒家庭內傳播的流行病學研究。該研究聚焦兩萬多個武漢新冠病毒家庭內的病毒傳播特征等,發現在家庭內整體上嬰幼兒和青少年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較老年人群弱,但其傳播力更強。 鑒於以上發現,該研究建議當疫苗資源允許時,因兒童病例具有更強的傳播力,建議及時為符合條件的兒童進行新冠疫苗的接種。 該研究是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了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4月18日期間武漢市上報的所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括實驗室確診病例和臨床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家庭進行分析。研究共納入27101個家庭,包括一代病例29578人和家庭密切接觸者57581例。 研究發現,當將新冠病毒的平均潛伏期設為5天,最大傳染期設為22天時,計算出家庭內二代發病率值為15.6%。 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年齡人群相比,60歲以上人群感染新冠病毒風險最高,而 0-1歲嬰兒的易感性又高於2-5歲(odds ratio (OR)=2.20)和6-12歲兒童(OR=1.53)。當接觸時間相同時,兒童和青少年病例(20歲以下)傳染他人的能力是60歲及以上人群的1.58倍。 同時該研究還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他人的能力遠低於有臨床癥狀的確診病例(OR=0.21),而有癥狀的確診病例在發病前(潛伏期)的傳播力比發病後更強(OR=1.42)。 在嚴格的疫情幹預政策實施後(如隔離病例和密切接觸者以及限制出行),一代病例的家庭再生數(每個家庭內部一個病例可傳染的人數)下降了52%(從0.25 降至0.12),繼發病例的家庭再生數從0.17降低到了0.063,減少了63%。 該研究的發現對於制定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例如當疫苗資源允許時,因兒童病例具有更強的傳播力,建議及時為符合條件的兒童進行新冠疫苗的接種。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