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十組稅收大數據 反映經濟恢復好於預期

分享到:
2021-01-20 19:18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20日電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1月20日召開新聞發佈會,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分享了十組中國稅收大數據,解讀2020年以及“十三五”規劃(2016年-2020年)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蔡自力表示,稅收通常被稱作經濟的“晴雨表”,國家稅務總局充分挖掘稅收大數據優勢,系統梳理了十組數據,解讀2020年中國稅收經濟。

  一是全年稅收收入下降2.6%,圓滿完成財政預算安排的稅收收入目標。二是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5.5%,比2019年提升1.7個百分點。三是全年稅務部門征收的社保費收入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為民生發展提供了保障。四是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預計超2.5萬億元,圓滿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為企業減負目標。五是稅收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約0.82個百分點,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減輕。

  六是全國企業銷售收入增長6%,企業生產經營逐漸向好。七是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增長14.7%,新動能發展潛力加速釋放。八是重點稅源企業研發支出增長13.1%,創新發展形勢持續向好。九是全年新辦涉稅市場主體1144萬戶,高於前兩年水平,市場活力穩步增強。十是全年辦理出口退稅14549億元,有力支持穩外貿。

  此外,稅務總局稅收宣傳中心主任兼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榮海樓在發佈會上表示,稅收大數據具有時效性強、覆蓋面廣、顆粒度細的優勢,記載著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狀況,能夠較為迅速全面準確客觀反映經濟運行情況。

  榮海樓指出,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稅務總局黨委提出“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的要求,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全力支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服務宏觀經濟決策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發揮數據搭橋作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二是精準定位需求促進減稅降費落地落細。三是客觀反映經濟運行情況服務決策。

  榮海樓表示,稅收大數據蘊藏著巨大潛能。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深化數據共享,改進數據算法,進一步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更好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更好服務宏觀經濟決策。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