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基建法案讓拜登能“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國會談11月15日是拜登執政近1年以來的大日子。上午,他終於簽下1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晚9時左右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頻會議。當地時間下午2時,白宮新聞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表示,中美元首會晤是一個與中國建立競爭條款的契機,且剛簽署的基建法案是拜登能“從實力地位出發”出席會談的關鍵原因之一。 晚上的中美元首視頻會晤成為記者會焦點。一名記者提問稱,據此前的消息,兩國元首會晤的中心議題不在貿易上,為什麽? 普薩基回應稱,會議的重點有好幾個。首先,這場會晤是一個契機,“和中國確立好競爭的規則(set the terms of the competition with China),一個能夠反映出我們的利益和價值觀的規則,並確保中國能遵守。” 另一名記者問,美國政府把關稅作為對華策略的一環,還是緩解物價的工具?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 前天,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中透露了重要信息: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對中國減免部分領域的關稅,此舉可幫助緩解美國近期的物價上漲趨勢。與此同時,耶倫承認了美國通脹問題,稱通脹是因為疫情,並估計稱“明年下半年”可能會恢復正常。 普薩基稱,關稅是對華政策的一部分,但我們也在減少部分關稅的影響,因為“確實有行業受到了衝擊,有一些領域提升了美國人的生活成本,卻沒有產生戰略價值。” 普薩基又提到和中國領導人的會晤。她說,“總統和國安團隊覺得,拜登是從實力地位出發,參加這場會議——和9、10個月前比起來。”她表示基建法案是美國“從實力地位出發處理美中關係”的關鍵原因之一。 她提到拜登當天簽署的基建法案稱,該法案在幾個方面至關重要,其中之一就是,美國20年來第一次在基建方面的投資超過中國,這將在國內增強我們的競爭力,並創造數百萬工作崗位。 讓拜登終於能夠有“十足底氣”出席會談的法案,卻在美國國內“難產”了好幾個月。拜登3月就提出要振興基建,但直到11月15日才正式簽署了價值1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6.38萬億元)的兩黨基礎設施建設法案,使之成為法律。 該法案要求美國對聯邦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大量投資,其中提到將在五年內新增約55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51萬億元)投資,用於修建道路、橋梁、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其中1100多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7021億元)用於更新和維修橋梁和高速公路,包括400億美元用於橋梁維修、更換和修復。 拜登3月承諾的投資規模高達4萬億美元。但在之後的數個月裏,各方一直未就在基礎設施上花費多少資金,以及如何支付投資達成一致。雙方在國會一番拉鋸後,白宮先是把方案縮水到2.3萬億美元,又被迫縮減到1萬億美元左右。 又有記者問,拜登是否考慮在外交上抵制北京冬奧會?普薩基稱,談不談冬奧會取決於他們二人。除此之外沒有更多信息。普薩基暗示冬奧會不在會晤議題中。 北京時間16日上午,中美兩國元首視頻會晤正式舉行。 美方會議現場 來源:視頻截圖 習近平說:“總統先生,你好。今天是我們第一次以視頻方式會晤,看到老朋友我感到很高興。當前,中美發展都處在關鍵階段,人類的‘地球村’也面臨諸多挑戰。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該加強溝通和合作,既辦好我們各自國內的事情,又承擔起應盡的國際責任,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這是中美兩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中美兩國領導人的共同使命。 推動中美各自發展,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包括有效應對氣變、新冠肺炎疫情在內的全球性挑戰,都需要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中美應該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我願同總統先生一道,形成共識,積極行動,引領中美關係積極向前發展。這是造福兩國人民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拜登說:“我很高興能找到時間同您會晤。希望我們的對話能夠坦誠直率,像過去一樣。我認為,作為中美兩國的領導人,我們有責任確保兩國的競爭不會走向衝突,不論有意或是無意的。我認為,我們需要重建共識的護欄,清晰坦誠地對待我們的分歧,在涉及共同利益的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氣候變化等重大全球性問題上。我們兩國的關係,不僅對我們兩國有很重大的影響,也攸關全世界。” 拜登表示,願明確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政府致力於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希望台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 【編輯:胡雪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