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中國在向東盟證明自己“比美國更可靠”11月22日上午,中方領導人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上正式宣佈,中國與東盟間“戰略夥伴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與會的東盟各國領導人對此給予積極評價。 “我相信,這將是一次有意義的、實質性的和互利的(關係)升級,”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視頻峰會上對中國與東盟關係升級表示歡迎,認為此舉意味著雙方將在各個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越南總理範明政同樣認為,中國東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雙方30年來合作成果的體現。 “全面”指的是合作領域。香港《南華早報》援引國內學者的分析稱,此前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更側重經濟事務,現在可進一步將合作擴展至安全領域。這立即引起美國學者的注意,美國智庫研究員庫蘭茨克稱,中國提升與東盟的關係,是在將自己展示為“比美國更可靠的”經濟夥伴。 與此同時,東盟各國媒體的關注點則側重在中方在反對霸權主義、向東盟提供發展援助的承諾。新加坡《海峽時報》還提到,盡管保護主義在國際上擡頭,中國和東盟間仍致力於推動貿易自由化向前發展。 圖源:新華社 “這將是一次有意義的、實質性的和互利的升級” 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由中方領導人和東盟輪值主席國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共同主持。 據新華社11月22日報道,峰會通過《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中國與東盟間關係也由“戰略夥伴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東盟各國領導人感謝中方主持召開此次峰會,並對中國東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給予積極回應。 據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Bernama)報道,馬來西亞總理伊斯邁爾在會上強調以多邊主義為基礎的世界秩序至關重要,“這樣的秩序將使基於規則、開放、包容和透明的文明可持續和平共存”。 伊斯邁爾隨後對中國此前在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上呼籲發達國家履行氣候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以應對氣候變化一事表示贊賞。他贊同中方觀點,呼籲所有國家應繼續致力於維護南海作為“和平、穩定和貿易之海”。 馬來西亞總理伊斯邁爾(左) 圖源: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 泰國《曼谷郵報》報道稱,泰國政府發言人表示,中方主持召開的此次峰會涉及對地區和國際問題的討論,將在許多方面為東盟和中國間的未來關係定下基調。 該發言人稱,泰國總理巴育在會上討論了如何通過“不讓任何人掉隊”的、以人為本的方法來建立一個安全、繁榮和可持續包容的未來。泰國重申自己在努力克服全球挑戰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方面的角色。 據越南通訊社報道,與會的越南總理範明政表示,東盟與中國關係升級是雙方30年來合作成果的體現,越南將繼續盡最大努力幫助東盟與中國的關係發展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水平。 範明政認為,東盟與中國要繼續增進戰略互信,推動全面合作,不斷擴大成果,為雙邊關係實現更高目標、更大利益。他還表示希望東盟與中國盡快恢復和促進經貿和投資聯係。 “我相信,這將是一次有意義的、實質性的和互利的(關係)升級。”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東盟與中國關係升級表示歡迎,認為此舉意味著雙方將在各個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 李顯龍提到,盡管受到疫情衝擊,雙方仍繼續加強夥伴關係。他還強調,東盟和中國應繼續為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共同努力,並著眼於雙方間的貿易發展。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峰會發言。圖源:《海峽時報》 除上述國家領導人外,東盟輪值主席國文萊蘇丹哈桑納爾、柬埔寨首相洪森、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老撾國家主席通倫、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以及東盟秘書長林玉輝同樣出席此次峰會。 東盟各國領導人表示,東盟和中國正式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雙方關係中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里程碑,東盟願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強推進全方位合作,迎接東盟和中國關係更加美好的30年,為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預祝北京冬奧會取得圓滿成功。 美學者:中國在向東盟證明自己“比美國更可靠”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曾指出,“全面”指的是合作領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戰略”則意味著合作層次更高,從整體、全局、核心利益上都具有一致性。 中國與東盟間關係由“戰略夥伴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意味著雙方將在宏觀戰略等各個方面展開合作,其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香港《南華早報》在22日的報道中認為,此前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更側重於經濟事務,但可以通過關係升級,擴展到政治、安全、航海和人文交流等其他領域。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問題專家許利平稱,當前,美國看到東南亞地區在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方面的潛在作用,“美國希望讓東盟成為其合作夥伴,與中國抗衡”。 就在前不久,美國聯合英國和澳大利亞建立新的印太安全聯盟“AUKUS”,其中包括幫助澳大利亞獲得核動力攻擊潛艇。此舉已經引發東南亞國家關於“軍備競賽”的擔憂,印尼外長對此表示關切,並敦促澳大利亞承諾繼續履行所有核不擴散義務。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多年來,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安全合作一直不夠。”國家南海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向渺告訴《南華早報》,中國和東盟尚未建立正式的國防部長對話機制,雙方可以為此努力。 顯然,美國一部分學者已經對中國東盟關係升級產生警惕。據半島電視台22日報道,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東南亞研究員喬什·庫蘭茨克(Josh Kurlantzick)在對緬甸、南海問題指手畫腳後,又將東南亞議題扯進中美關係中。 “中國將與東盟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想借此大力宣傳一點,即‘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與東南亞正在進行的經濟一體化密切相關。”庫蘭茨克聲稱,中國提升與東盟的關係,是在將自己展示為“比美國更可靠的”經濟夥伴。 東盟各國媒體關注中方“堅持對話不對抗”承諾 除美國學者外,一向關注中國各方面動向的歐美媒體迅速跟進。其中,路透社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報道中提到了中方關於“共建和平家園”的承諾。 中方領導人在視頻峰會上強調,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東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中方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願同周邊鄰國長期友好相處,共同維護地區持久和平。 澳聯社則注意到中方啟動的“中國東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議和“共建繁榮家園”承諾,其中提到,中方願在未來3年再向東盟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用於東盟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 但與此同時,上述歐美媒體均在報道中提及菲律賓補給船近日擅闖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附近海域一事,並借機炒作南海問題。我外交部發言人此前就此回應稱,中國海警船依法執行公務,維護中國主權和海上秩序。目前仁愛礁海域總體平靜,中菲雙方就此保持著溝通。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外長在此次峰會上指出,盡管一些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存在爭議,但這不應該成為阻礙中國與東盟十國之間關係的問題所在。 與歐美媒體不同的是,東盟各國媒體均對中國與東盟間關係升級評價積極。 新加坡《聯合早報》和印尼“論壇”新聞網(Tribunnews)注意到,中方領導人提到,中國要做地區和平的建設者和守護者,堅持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攜手應對威脅破壞和平的各種負面因素。 印尼“論壇”新聞網報道截圖 新加坡《海峽時報》則重點突出中國和東盟國家間的經貿合作。報道中提到,受疫情影響,保護主義和單邊貿易主義在國際上擡頭,但中國和東盟間仍推動貿易自由化向前發展,其中就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 去年11月15日,歷經8年談判後,RCEP 15個成員完成簽署。今年11月2日,RCEP保管機構東盟秘書處發佈通知,在6個東盟成員國和4個非東盟成員國完成核準程序後,達到協定生效門檻。根據協定規定,RCEP將於2022年1月1日對上述十國開始生效。 【編輯:胡雪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