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中國?歐盟公佈3000億歐元“全球門戶”投資計劃繼美國的“重建更好世界”後,歐盟也推出了歐盟版基建計劃——“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預計將在2027年前投入3000億歐元,協助發展中國家興建基礎設施。 當地時間12月1日,歐盟正式公佈了“全球門戶”計劃。雖然歐盟避免直接提及中國,但外界普遍認為,該計劃旨在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有專家直接指出,沒有“一帶一路”倡議,就不會有“全球門戶”。 不過,彭博社稱,挑戰“一帶一路”,歐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因為歐盟和美國一樣起步較晚,並且體量上也無法比中國的“一帶一路”相提並論。 彭博社報道截圖 綜合彭博社、《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2月1日,歐盟正式公佈了全球基建計劃——“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該計劃將在2021至2027年間,在發展中國家投入3000億歐元(約3400億美元),優先投資數字化、健康、氣候、能源、交通、教育等領域,並協助發展中國家興建光纖電纜、清潔能源輸電線路、運輸通道等基礎設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日稱:“我們將支持對優質基礎設施的明智投資,尊重最高的社會和環境標準,符合歐盟的民主價值觀和國際規範和標準。‘全球門戶’戰略是歐洲如何與世界建立更具彈性的聯系的模板。” “我們希望使‘全球門戶’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憑借高質量、可靠的標準、高透明度和良好的治理而脫穎而出。”馮德萊恩稱。 12月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正式公佈“全球門戶”戰略 視頻截圖 具體地區上,歐盟官方網站稱,“全球門戶”具有全球性,能適應不同地區的需求和戰略利益。它建立在2018年歐亞互聯互通戰略、最近與日本和印度達成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以及西巴爾幹地區、東部夥伴、南部鄰國的經濟和投資計劃的基礎上,並且將特別關註非洲、中亞和拉丁美洲。 根據《金融時報》透露,在戰略草案中,歐盟似乎有意避免提及“一帶一路”倡議,並沒有將其明確稱作是“一帶一路”替代方案。但是,歐盟特別強調,“全球門戶”是“由價值觀驅動的”,基於“社會、環境、財政和勞工的高標準”。 草案中稱,“全球門戶”將“采取合乎道德的方法,不會讓基礎設施項目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 “通過為全球基礎設施發展提供一個積極的選擇,‘全球門戶’將對國際穩定與合作進行投資,並展示民主價值觀如何為合作夥伴帶來確定性、公平性、可持續性,以及為全世界人民帶來長期利益。” 草案還稱,合作夥伴必須“遵守法治,維護人權、社會和工人權利的高標準,尊重國際規則、知識產權等規範”。 盡管歐盟避免直接提及中國,但外界普遍認為,該計劃旨在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德國馬歇爾基金會(Marshall Fund)跨大西洋資深研究員安德魯·斯莫爾(Andrew Small)直言:“如果沒有‘ 一帶一路’倡議,‘全球門戶’就不存在。” 斯莫爾直言,這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歐盟是否真的可以在這個地緣政治領域采取行動?”他說, “還是過於僵化,被內部的官僚鬥爭所困擾?” “如果他們失敗了,那將是一個很大的失誤。”斯莫尓表示。 與此同時,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全球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斯科特·莫里斯 (Scott Morris) 表示,歐盟與美國、英國存在很多共同利益,可能帶來更多的競爭。 今年6月,美國剛剛宣佈 “重建更好世界” 倡議。“這是一個嘈雜的空間,許多品牌相互碰撞。” 莫里斯說。 對此,彭博社也評論稱,歐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因為歐盟和美國一樣起步較晚。 並且,歐盟的計劃規模上也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據新華社今年4月報道,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介紹說,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已達9.2萬億美元。 截至去年年中,共有超2600個項目與“一帶一路”有關,項目總估值約3.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萬億元)。 【編輯:俞丹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