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美國製造塑料垃圾全球最多,是中國兩倍綜合美國《華盛頓郵報》、《國會山報》12月1日報道,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期提交給美國政府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人口雖只占全球的4.3%,但美國卻是全球塑料垃圾的最大來源國,每年製造的塑料垃圾總量比整個歐盟的總和還要多,更是達到中國的兩倍之多。 報告稱,隨著廉價、多功能的塑料得到廣泛運用,全球範圍內都出現了塑料垃圾的泛濫,而美國更是塑料垃圾最主要的製造者。塑料垃圾的增長正對海洋和生態環境造成威脅,並通過食物鏈對自然造成污染。 因此美國科學家建議,美國應當采取措施遏制塑料垃圾污染,考慮限制一次性塑料等製品的生產。不過報道稱,這一建議遭到了代表美國石油及化工企業的行業協會“美國化學委員會”的反對。該機構聲稱,他們贊同遏制塑料污染的意見,但減少塑料生產將“破壞美國的供應鏈”。 《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這份美國國會授權發布的報告顯示,盡管美國人口只占到全球人口的4.3%,但其製造的塑料垃圾數量卻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是全球“最大塑料垃圾生產國”。僅2016年一年,美國就製造了4200萬噸塑料垃圾,相當於美國人均產生約130千克塑料垃圾。 報告指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同年歐盟所有成員國產生的塑料垃圾總和,更是達到中國產生的塑料垃圾數量的兩倍之多。 由於回收設施跟不上美國塑料垃圾的增長,垃圾填埋場又普遍存在垃圾傾倒和處理效率底下的問題,美國每年還至少有113萬到224萬噸塑料垃圾會“洩露”到自然環境中。研究人員認為,考慮到這方面的數據追蹤存在大量空白,實際“洩露”的塑料垃圾可能遠遠多於該數據。 報告提到,現在全球每年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約在800萬噸左右,如果按當前塑料垃圾增長的趨勢發展下去,到2030年每年全球傾倒進海洋的塑料垃圾量可能躍升至每年5300萬噸。 美國加州蒙特雷灣水族館首席環保與科學官員瑪格麗特·斯普林(Margaret Spring)領導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的一個委員會撰寫了這份報告。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作為一個非政府組織,其職責是向美國政府提供“獨立、客觀的科學建議”。 斯普林向美媒坦言,美國製造的塑料垃圾數量之多實在令人震驚。“美國人產生的塑料垃圾影響著內陸和沿海社區,污染河流、湖泊、海灘和水道,給脆弱的人群帶來社會和經濟負擔,威脅海洋棲息地和野生動物,污染人類賴以為生的水域。” 美國紐約一處垃圾回收中心內的塑料垃圾 圖自美媒 因此報告建議,美國需要建立“連貫、全面和交叉的聯邦研究與政策戰略”,以遏制塑料垃圾的產生。斯普林等科學家認為,美國的塑料回收遠不足以應付不斷增長的垃圾,美國應把關註點放在限制塑料製品生產上,尤其削減不可重復使用或回收的塑料,推動普及可重復使用的替代材料。 報告作者之一、美國海洋學家卡拉·拉文德·勞(Kara Lavender Law)表示:“我們認為,減少塑料垃圾的一個方法是限制塑料生產。僅靠回收並不能處理我們產生的絕大多數塑料垃圾。” 報道稱,美國國會去年通過“拯救海洋2.0”法案時,要求美國國家科學院對塑料垃圾問題開展研究。該法案起草者之一,美國共和黨參議員丹·沙利文(Dan Sullivan)對這份報告表示了贊賞,稱其讓美國人清醒地意識到問題嚴重性, 這將成為“未來美國立法的‘跳板’”。 法案的支持者、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謝爾頓·懷特豪斯(Sheldon Whitehouse)也表示,他期望能與美國兩黨的議員合作,繼續推動清理塑料垃圾污染的法案。 不過,代表美國28家石油巨頭、化工企業和塑料製造商的行業協會“美國化學委員會”(ACC)則提出反對意見。該協會稱,他們贊同報告的結論,認為有必要製造全面政策遏制塑料垃圾,但他們堅決反對限制塑料生產的建議。 “塑料是寶貴的資源,應當讓它在遠離自然環境的同時又保留在我們的經濟中。不幸的是,報告建議限制塑料生產以減少對海洋的污染,這是誤導,會導致供應鏈中斷。”美國化學委員會副總裁約書亞·巴卡(Joshua Baca)在一份聲明中說。 此外,發達國家長期以來逃避塑料垃圾處理的做法,也為遏制塑料污染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英國《衛報》指出,美國等發達國家以前常把垃圾問題“外包”給中國處理。在中國於2018年停止進口“洋垃圾”後,發達國家又轉而把垃圾運到越南、泰國等地,或是“回收”塑料後在國內的填埋場焚燒。但僅靠這些手段根本不足以處理發達國家日益增長的龐大塑料垃圾量。 斯普林在報告中表示,塑料或許可說是20世紀的一大“奇跡發明”,但這項廉價、多功能的創新也導致全球範圍內的塑料垃圾泛濫。她認為,塑料生產、人們使用塑料製品的方式、處理塑料垃圾的方法,自始至終都與塑料垃圾污染問題有著密切的聯系。 【編輯:俞丹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