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美記者:中國沒偷走美國的就業,而是在波士頓創造了40萬就業!

分享到:
2022-01-28 10:20 | 稿件來源:環球網

【字號:

“中國沒有偷走美國的就業,它只是在波士頓創造了40萬個就業崗位”。“今日俄羅斯”(RT)1月26日以此為題刊載美國記者布拉德利·布蘭肯希普的文章。文章開頭從中國駐美大使秦剛21日在華盛頓出席活動引入,文內駁斥了其他方面出現的“中國偷走美國就業”的說法,再并次說明中國幫助美國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文章還列舉事實向美呼籲,“與中國不是對抗,而是合作。”

據RT介紹,布拉德利·布蘭肯希普是一名美國記者、專欄作家和政治評論員,也曾為中國媒體撰文。

(RT刊載美國記者文章:中國沒有偷走美國的就業,它只是在波士頓創造了40萬個就業崗位)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近日獲得了馬薩諸塞州港務局和北美國際碼頭工人協會頒贈的致謝銘牌和紀念夾克。

2002年,中遠集團開通從中國大陸到波士頓港的直航航線。接下來的20年裡,不僅保住了波士頓港原有的9000個就業崗位,還累計創造了40萬個就業機會,受到美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讚譽。

是的,你沒看錯。中國幫助美國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對於說明如果兩國專注於雙贏合作將會發生什麼,這是一個完美的例證。你不會在美國主流媒體上讀到這一點,它實際上被忽視了。

去年,中美貿易增長,這可能意味著中國對美的潛在新投資,就像過去幾十年美國對華投資一樣,去年美國對華投資再次升至新高。中美兩國可以成為合作夥伴,以創新的方式共同振興美國經濟和勞動力,而不是主流叙事中描述的對手。

我們長久以來一直聽到一種傳統觀點——中國偷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這一觀點值得仔細分析。這種信念不僅是幫助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掌權的核心,也是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在兩次總統競選中領導的左翼運動的關鍵部分,後來又被總統喬·拜登吸收。

從本質上說,這種傳統的觀點認為,全球化對美國來說是一筆糟糕的交易。企業已經將工作外包到其他市場,包括將整個國家的工業基地從美國的心諟地帶轉移到像中國這樣的地方。此外,(這種觀點)支持者還聲稱,正是中國和那些卑劣的企業合作,偷走了美國工人的生計,并引發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比如預期壽命的下降。

但這種說法過於簡單化,它忽視了一個事實,即這是全球乃至整個歷史上的一個根本性經濟挑戰。它(這種觀點)還製造了一種不必要的敵意,忽視了中國可以幫助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現實。

首先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企業“偷走”了美國人的工作,這都是一個系統性的事件,與個體無關。這是一個經濟體中創新的自然結果。

要理解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必須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失業都是一樣的。經濟學中有三種主要的失業類型,其中一種叫做結構性失業。這種失業發生在工人與經濟所需技能不匹配的時候,而這主要是由於出現重大技術突破。想想馬車車夫因出現汽車而失業的情形吧。

當許多美國人在今年年初爭相報稅時,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報稅在21世紀初被外包給了印度等地,在這之後,報稅已經基本實現了自動化。但是,想想看,當美國的金融專家可以與客戶面對面討論他們的財務規劃或創建新企業的問題時,他們翻來覆去地查閱普通的稅務文件又有什麼意義?

從純粹的經濟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但是,當然,考慮到這減少了美國國內的勞動力需求,并要求金融專家學習新技能以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這是有人力成本的。那些能够適應的工人將會留下來并獲得成功,而不幸的是,那些不能適應的人不得不離開。

這根本不是一個新的或未預見到的問題。每個主要經濟體無一例外都必須設法實現從主要依賴商品到依賴服務的轉變,包括現在的中國。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政策,而在這一點上,美國袖手旁觀,坐視問題惡化。專家們已經討論這個問題幾十年了,但(美國)政府什麼也沒做。

問題是,如果“重建美好未來法案”最近死於國會中“溫和”的民主黨人之手,那麼華盛頓的政治共識,就是反對哪怕是最溫和的社會改革。相反,同樣的共識將責任推給了外國,即中國——但這是一種適得其反的心態。

這是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且正在領導著連接全球經濟的努力,簡而言之,這意味著中國在淘汰過時崗位的同時,也在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中國正在推進其歷史上最大的全球基礎設施項目“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努力,向全球化靠攏。

正如我們在波士頓港看到的,沒有壁壘的貿易和一條來自中國大陸的新服務路線能幫助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試想一下,如果華盛頓達成了新的政治共識,對就業和對整個世界的潛力會有多大!與中國合作,而不是對抗,想想 50 年前的理查德·尼克松和他“改變世界的一周”吧。

例如,拜登總統最近簽署了一項價值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預計未來10年每年將創造約150萬個就業機會。儘管如此,這仍然遠遠低於美國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不僅需要宏偉的基礎設施建設目標,而且需要一個綠色新政來建設新的基礎設施,實現現代化和改造現有的基礎設施,并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

中國的工程技術、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優勢,以及對有形資產投資的興趣,難道不會幫助這一計劃取得成功嗎?

(原標題:美記者發文:中國沒偷走美國的就業,它只是在波士頓創造了40萬就業!)

【編輯:李雪萍】

視頻

更 多
高才通兩周年|成功來港的人如今過得如何?
【2024跨年街採】看看中通社記者用一束花換來怎樣的感動?
【通講壇】韓國空難傷亡慘重 會否令朝野之爭平息?
在香港過聖誕節很熱鬧!旅客大讚香港聖誕節氣氛濃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