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透過IPEF部長級談判“重返亞太”難度大香港中通社9月8日電(記者 葉永成)當地時間9月8至9日,首屆“印太經濟框架”(IPEF)部長級會議在美國洛杉磯開幕,這也是該框架自5月正式推出以來首次部長級面對面會談。不過,外界普遍對該機制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存在疑問。有受訪學者表示,美國要“重返亞太”,重建一個更有利於美國的貿易體系,這難度實在太大了。 美國總統拜登資料圖 圖:新華社 由美國主導的新經濟圈框架,與會各方盼望在此次會議期間就啟動正式談判達成共識。但由於其不討論撤銷或下調關稅,到底如何建立有實效性的框架令人摸不著頭腦。 據美方發布的消息,會議由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和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主持。日媒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安德根出席該會議。 據報道,談判在供應鏈、貿易、綠色經濟、公平經濟4個領域推進,目前正在朝著在各領域發表部長級聲明的方向展開協調。《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得到的會議聲明草案概要顯示,IPEF擬建立供應鏈中斷時共享信息機制,為防止半導體和重要礦物供應鏈的中斷,各國將設立窗口,建立便於請求提供信息共享和替代採購的機制。 此外,IPEF還將推動加強供應鏈的信息交換、分散製造基地、強化儲備體制等。會議欲借此加緊建立與在印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抗衡。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偉8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美方實際上是試圖在構建排除中國的貿易體系,推動新型的全球化,本質上是要拋棄現有的貿易規則,重建一個更有利於美國的貿易體系,但這方面難度太大了。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實質結果,符合世界各國與人民的利益,是時代發展進步的趨勢。但美國常在對外的經濟政策中表現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 他認為,IPEF目前仍處於談判階段,目前尚未看到實質性的條款,所以很難判斷最後的影響,但是鑒於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實力以及區域自由貿易協定(RCEP)的基礎,中國與東盟的經貿料將不會受到顯著影響。 馬偉表示,美國的意圖一方面是要對抗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影響力,二是要在該地區推動所謂新的貿易規則,但IPEF與傳統自由貿易協定存在著根本意義上的相悖與衝突,遵循的是“美國優先”原則,並不關心亞太地區整體福利的提高。 中國是亞太地區的重要經濟體,是區內絕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同地區各國的利益早已深度融合。可以預見,在“印太經濟框架”本身的“美國至上”性質前提下,美國妄圖孤立中國,將特定的國家排除在全球和區域經貿合作體系之外,構建逆全球化“小圈子”,結果最終只會損人害己。(完) 【編輯:葉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