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一周年中國公布立場 為和談創造機會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2月24日電(記者 黎金良)俄烏衝突爆發整整一年,中國外交部24日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專家解讀認為,在此關鍵時刻中國明確表明立場,為和談及避免戰事進一步升級創造了機會。 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方當日公布的立場共十二項: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保障糧食外運、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後重建。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24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時表示,這十二項立場相當務實,既針對烏克蘭危機本身,也考慮到俄烏衝突的溢出效應,比如戰事引發的能源、糧食危機等,充份考慮了各方利益,體現出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目的其實就是實現歐洲持久和平的願望。 俄烏衝突是否仍有政治解決、和談的可能? 王義桅認為,俄烏衝突持續整整一年,此時是關鍵時刻,一來交戰雙方已開始“打不動”,歐洲供烏的武器也快消耗盡,再加上歐洲各國正面臨俄烏衝突引發的經濟危機,甚至政局動盪,難以持久,這些也是促使和談的有利條件。但問題是,在美國的推動下,歐洲難以抽身,令戰事了無盡頭。在不久前,美國就帶頭向烏提供主戰坦克,令戰事進一步升級。 中方立場對歐洲有何影響? 王義桅表示,中方在此時刻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對歐洲各國或多或少有一定影響的。避免俄烏戰事升級以至和談,歐洲是一個突破口,所以爭取歐洲支持至關重要。 “歐洲各國其實也很明白,俄羅斯是不能消滅的,戰事再打下去,也是消耗戰。”王義桅表示,一方面,歐洲其實也是想找一個下台階,中方的立場,或許可以為他們找到一個理由,順水推舟。 另一方面,歐洲各國依然樂意保持和中國友好關係,尤其是在經濟不景下,歐洲各國都希望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去年11月,德國總理朔爾茨就率12家企業代表團訪華,希望加強中德經貿關係。隨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飛抵北京。 當前,俄烏衝突正醞釀一場春季的大規模戰。王義桅表示,中方亮明烏克蘭危機的立場,在時間上抓得很準,歐洲各國在援烏抗俄方面可能會有所顧慮,最少也不會太高調,對緩和氣氛有積極的作用。(完)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