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限制對華敏感技術投資 中方:嚴重關切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8月10日電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8月9日)正式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未來在敏感技術方面的對華投資,主要涵蓋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AI)三大領域,并要求政府通報其他科技領域的資金情況。 新華社資料圖 拜登在給國會的一封信中聲稱,他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該行政命令)是為應對中國等國家“在軍事、情報、監視或網絡能力等重要敏感技術和產品方面的進步所帶來的威脅”。 路透社報道,該行政命令的主要目標,是開發芯片設計軟件和製造芯片的工具的中國公司,限制它們從美國獲取投資資金和技術知識。美國、日本和荷蘭在這些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建立本土替代方案。 美國官員強調,有關行政命令旨在解決“最嚴重的國家安全風險”,因這些技術可能會給中國帶來軍事和情報優勢。 報道引述消息表示,新規定只會影響未來的投資,而不影響現有的投資,預計將於明年實施,又指限制措施並非技術封鎖,只是去風險,而不是讓中美經濟脫鈎。 行政命令列出了監管某些受關注國家或城市的投資,并在單獨的附件中列明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被媒體形容為“初步目標”。白宮表明,未來有機會將更多地方列入名單內。 該命令授權財政部長,禁止或限制美方對“受關注國家”(如中國)的企業,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AI)這三個領域的特定交易。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讚揚拜登的行政命令,形容美國正採取戰略性的第一步,以確保美國的投資不會用於協助中國的軍事進步。他說國會必須將這些限制寫入法律並加以完善。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同樣讚揚拜登該項新命令,但命令未涵蓋現有技術投資以及生物技術和能源等行業,他仍然覺得不够。 對於拜登簽署的行政命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限制本國企業對外投資,打著“去風險”的幌子在投資領域搞“脫鉤斷鏈”,嚴重背離美方一貫提倡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決策,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中方對此嚴重關切,將保留採取措施的權利。發言人又說,希望美方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不要人為阻礙全球經貿交流與合作,不要為世界經濟恢復增長設置障礙。 俄衛星通訊社報道稱,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回應時表示非常遺憾:“儘管中方一再表示深切關注,但美方仍繼續實施新的投資限制。中方對此非常失望,”他說,“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雙向投資是雙邊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完) 【編輯:紀東】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