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外媒:在中國,傳統國際汽車巨頭越來越難以立足

分享到:
2024-11-22 18:1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1月22日電 美媒CNBC11月22日發表文章《分析人士稱,世界汽車巨頭需要與中國企業合作才能在中國生存》,文章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傳統的化石燃料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的立足之地正變得越來越窄。

11月15日,廣州車展開幕。這是展出的比亞迪仰望U7。新華社圖片

文章指出,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已經占到了全國汽車銷量的一半以上,市場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交通運輸領域咨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塗樂指出,如果外國品牌不能迅速推出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汽車,那麼挽回市場份額的唯一途徑可能就是與中國國內企業合作。

然而,塗樂也提到:“對一些外國品牌而言,這樣的舉措可能為時已晚。” 近年來,包括通用汽車、大眾汽車和日產在內的多家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均出現下滑。例如,韓國起亞在2023年的中國銷量比2020年下降了超過30%,而特斯拉在同一時期的銷售額則增長了六倍以上。

報道稱,面對市場變化,外國汽車製造商的管理層正在積極商討對策。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公司正計劃與股東及合資公司董事會成員召開會議,討論如何“重組”以提高中國市場利潤。中國曾是通用汽車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

外國汽車製造商進入中國市場時,通常需要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定與當地企業(往往是國有企業)建立合資企業。直到2022年,中國政府才放開限制,允許外國汽車公司完全擁有其在中國的生產設施。在此之前,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等企業長期佔據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

報道指出,隨著中國本土品牌如比亞迪和吉利的崛起,這兩家公司已成為市場上的領導者,分別佔據了市場第一和第二的位置。A&O Sherman律師事務所駐香港併購律師戴維·諾曼表示,西方汽車製造商意識到,他們不能任由市場地位不斷下滑,必須採取行動,而且是重大的行動。

11月22日,比亞迪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比亞迪供圖

諾曼指出,跨國汽車巨頭Stellantis去年以約15.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中國電動汽車公司零跑汽車20%的股份,這標誌著外國汽車製造商與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合作的一個新起點。他預測,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合作案例發生。

文章分析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公司不僅在技術上具備優勢,而且在產品設計上也不斷推陳出新,例如將類似智能手機的娛樂屏幕、投影儀和駕駛輔助技術集成到汽車中,以保持在本地市場的競爭優勢。華為等科技巨頭也為汽車製造商提供了先進的駕駛輔助和車載娛樂解決方案。

文章指出,儘管外國汽車製造商希望通過合作提升自身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但他們也面臨著與潛在合作夥伴之間的競爭關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即便是全力以赴,某些品牌也可能只能實現有限的銷量。短期內,行業參與者可能會更加關注自身的生存而非併購活動。

據報道,大眾汽車去年對小鵬汽車投資7億美元,旨在2026年前在中國推出新的車型,這被視為外國汽車製造商與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合作的一個里程碑。此外,大眾汽車還計劃投資24億歐元,與其汽車軟件子公司一起與中國自動駕駛芯片製造商地平線建立合作關係。

11月15日,廣州車展開幕。大眾汽車攜25款車型亮相廣州車展,在華轉型持續加速。中國經濟網圖片

據日經亞洲報道,豐田、日產、本田等日本汽車製造商也表達了進一步在中國進行本地化開發的意願,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應對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然而,面對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這些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重新奪回市場領先地位持謹慎態度。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外國汽車製造商必須採取更為靈活和創新的合作策略,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保持競爭力。而對於中國本土企業而言,與外國巨頭的合作不僅是技術交流的機會,也是向國際市場擴張的跳板。(編譯:馬華)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註明來源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圖集

更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