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最終砸傷美國農民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3月5日電(編輯 丘志彬)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最後終還是砸向了自己人。英國媒體“路透社”今天(3月5日)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引發了“與美國農產品最大買家的貿易戰”,令美國農民面臨關稅導致成本上升、市場減少的問題。 資料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香港中通社圖片 統計數據顯示,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是美國農產品前三大出口市場,這三個國家佔美國農產品出口近一半的份額。近日,美國宣布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并將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提高一倍至20%。路透社將之稱為“美國與農產品最大買家的貿易戰”。 3月3日,美國的農業團體警告特朗普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商品徵收的新關稅,可能威脅到規模達1910億美元的美國農業出口行業,并增加已在艱難應對低糧價農戶的成本。 路透社指出,一方面,加拿大和中國對包括小麥和家禽在內的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將影響美國農產品的出口市場,并且現在已經有加拿大客戶因擔心關稅而取消美國農產品的訂單;另一方面,美國農民面臨生產成本上升問題,比如,美國約85%的鉀肥進口來自加拿大,美國農民使用的化肥將因為關稅而漲價。 路透社報道截圖 美國農業局聯合會主席齊皮·杜瓦爾(Zippy Duvall)表示:“連續第三年,農民種植的幾乎所有主要作物都出現虧損……增加成本并減少美國農產品的市場,可能會給一些農民帶來無法承受的經濟負擔。” 美國禽蛋出口委員會首席執行官格雷格·泰勒(Greg Tyler)表示:“關稅戰只會損害那些依靠國際貿易維持生計的人們的利益。” 此前,已有人提醒特朗普謹慎揮舞“關稅大棒”。 在去年的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在北卡羅來納州一場競選集會上說,特朗普提議徵收的進口關稅相當於對美國從別國進口的日常用品徵收“特朗普稅”,將加重美國人生活負擔,“摧毀美國人”。 3月2日,“股神”巴菲特罕見地抨擊特朗普關稅。他表示,懲罰性關稅可能引發通脹,并損害消費者利益。“實際上,我們在關稅方面有過很多經驗,某種程度上關稅就是一種戰爭行為。”他稱,“從長遠來看,關稅實際上是商品稅。”巴菲特還運用“牙仙子”的比喻來強調,關稅不會由神秘的好心人支付,而是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當地時間3月4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宣布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25%報復性關稅時說,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美國家庭和特朗普很快就會感受到加徵關稅的“破壞性”。(完) 【編輯:丘志彬】
|
視頻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