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諷值拉滿!普京比手勢調侃G7:在地圖上都找不到它們香港新聞網3月19日電 據俄媒報道,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年度大會上談及七國集團(G7)時調侃:“七國集團,‘大’七國集團。為什麼‘大’?不明白。怎麼看地圖,都找不到它們。”他隨即用最新經濟數據作出註解——2024年G7成員國平均經濟增長率僅1.9%,而金磚國家整體增速達4.9%,俄羅斯連續兩年保持4.1%的增長態勢。 圖片來源:今日俄羅斯RT微博 普京強調,過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不應再指望完全自由的貿易、支付和資本流動,也不能依賴西方的投資者和企業家權益保護機制。 面對普京的嘲諷,G7暫未直接回應。有分析認為,普京的“地圖炮”看似戲謔,卻撕開了國際秩序重構的帷幕。當G7仍在用“大國”標籤維繫面子時,新興經濟體已用實打實的增長改寫規則。正如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所言:“未來的國際舞台,沒有誰能獨自決定全人類的命運。” 圖為中國網友曬出的G7地圖。圖片來源:微博 資料顯示,G7誕生於1975年石油危機期間,最初是西方工業國協調經濟政策的“富人俱樂部”。1997年俄羅斯加入後升級為G8,但2014年因克里米亞事件被“踢出群聊”,重回G7建制。如今,其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已從1980年的約70%跌至約40%(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口僅佔全球10%,代表性飽受質疑。 就在上個月,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想讓俄羅斯重新加入G8(八國集團)的傳聞甚囂塵上。有消息稱,特朗普在與普京的通話中表達了這一意願,表示他能够促成俄羅斯回歸G8。俄羅斯重返G8,意味著西方國家先前對俄實施的經濟制裁可能全部失效,這被很多人解讀為特朗普給普京開出的極具吸引力的條件。 然而,該提議遭俄方斷然拒絕。俄駐加拿大大使直言:俄羅斯重返G7的可能性為零,“G7是過去式,俄羅斯優先考慮G20和金磚”。克里姆林宮更強調,中俄關係“不會因任何橄欖枝動搖”。 作為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的公開言論常以強硬和直接著稱,有時帶有明顯的諷刺或嘲諷色彩,尤其在回應西方國家的批評或國際爭議時,他的隻言片語往往能够“嘲諷值拉滿”,讓外界忍俊不禁。 比如2019年的聖彼得堡經濟論壇,普京在談到西方常以“推廣民主”為由干預他國內政時表示:“有人總說教我們民主,但民主不是罐頭,不能從國外進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配方’。” 2014年,西方當時常常批評俄羅斯在烏克蘭、叙利亞等地的行動,但自身在類似問題上采取不同立場(如科索沃獨立、伊拉克戰爭)。普京在聯合國大會上就調侃:“我記得當年一些國家支持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甚至動用武力干預。現在卻對克里米亞公投說‘不’。這種雙重標準讓人困惑。” 再比如2021年,美歐多次因烏克蘭、納瓦利內事件等對俄實施制裁,普京就以輕描淡寫的態度回應新制裁:“感謝你們的關心,但俄羅斯會靠自己發展。或許你們該制裁我們的冷空氣?畢竟沒有它,歐洲冬天可能更難過。” 同樣是2021年,北約持續東擴被俄羅斯視為安全威脅。普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北約就像一隻不斷東進的螃蟹,如果我們不踩刹車,它可能一直爬到海參崴。” 普京的嘲諷被認為是俄外交策略的一部分,兼具戰術靈活性與戰略目的性,這同時也為普京贏得了相當數量的支持者,他們認為普京揭露了西方虛偽,語言犀利且務實。 有中國網友就表示:“大帝確實牛,思維跟正常人不一樣,各種角度贏!”“跟俄羅斯比起來,確實是一堆彈丸之地。”還有網友表示:“最主要是所謂七大工業國,工業產值加在一起也未必大過中國”“講個笑話,G7沒有世界第一工業國”還有網友聯係上了美加近期的衝突調侃道:“G7變成G6吧,加拿大馬上成為美國了”。 (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