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 SpaceX開展載人繞地球兩極飛行任務香港新聞網4月1日電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龍”飛船3月31日載4人“私人”宇航團隊升空,開啟人類首次載人繞地球兩極飛行任務。由於此前的載人飛船均未進入過極地軌道飛越地球兩極,這次機組人員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觀察地球。 資料圖為搭載“龍”飛船的“獵鷹9”火箭發射升空。新華社發(美國航天局供圖)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21時46分許,SpaceX公司的“獵鷹9”火箭攜“龍”飛船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火箭將把飛船送入軌道傾角為90度的極地軌道。宇航員將飛越地球兩極,從距地面約430公里的高度觀察探索兩極,並研究太空環境中的人體健康。 此次任務被命名為“Fram2”,靈感源自挪威極地探險船“Fram”。據介紹,在為期3至5天的任務中,團隊將開展22項實驗,包括首次在太空拍攝人體X射線圖像,首次嘗試在太空種植蘑菇等。宇航員還將使用可穿戴設備監測任務期間睡眠、壓力、激素水準、血糖等健康數據,研究太空飛行及微重力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據SpaceX公司介紹,“龍”飛船搭載4人返回地球時,將濺落在加利福尼亞州海岸附近。這將是該公司載人飛船首次在太平洋濺落。 人類繞地球兩極飛行為何這麼難? 據科技日報報道,除了阿波羅登月任務外,包括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在內的所有太空人都未曾目睹過地球的極地地區。因為國際空間站運行在地球赤道附近的軌道上。迄今為止,最接近地球兩極的載人飛行任務是1963年的蘇聯時代太空飛行任務“東方6號”。然而,“東方6號”的飛行傾角為65度,而“Fram2”則將以90度的方向飛行,這意味著它將完全垂直於赤道飛行。 為什麼太空飛行這麼久才將宇航員送往極地軌道呢?美國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援引波士頓大學空間物理學教授傑弗里·休斯的話稱:“簡單回答,就是能量問題。與赤道軌道相比,將物體送入極地軌道需要更多的能量。” 地球繞其自轉軸自西向東旋轉,赤道處的速度最快,越往兩極越慢。如果在赤道發射火箭向東飛,地球自轉就像“順風車”能幫火箭加速,省燃料的同時火箭也能造小一點。所以衛星大多向東發射,“蹭”地球自轉的能量。但極地軌道是南北向的,發射時“蹭”不到地球自轉的速度,相當於全程靠火箭自己加速,自然要多燒燃料、用大火箭。 此外,極地軌道的輻射比國際空間站等低傾角軌道更強,這是因為地球磁場會讓范艾倫帶(捕獲高能粒子的區域)的帶電粒子洩漏到極地軌道區域,這種現象和極光成因類似。南加州大學宇航學教授邁克·格倫特曼指出,這種輻射短期任務影響不大,但若長期暴露在極地軌道,宇航員可能面臨健康風險。(完) 【編輯:石歡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