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朝令夕改 特朗普辯稱“這叫靈活性”香港新聞網4月15日電 美國關稅政策又要變了?當地時間4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正在考慮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關稅實施豁免,以便讓汽車公司有更多時間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並自稱是一個“非常靈活的人”,“不會改變主意,但很靈活”。 美國總統特朗普。香港中通社圖片 “我正在考慮一些措施來幫助汽車公司應對這一問題。”特朗普14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媒體記者表示,“他們正在轉向使用加拿大、墨西哥和其他地區製造的零部件,但需要一點時間過渡,因為這些零部件今後要在美國本土生產。” 美聯社報道稱,特朗普或是在暗示暫時免除汽車關稅。當天汽車製造商的股價收盤走高。 一位汽車行業高管將特朗普的最新言論描述為“承認汽車行業正面臨困境”。另有評論稱,特朗普的最新表態可能讓美國汽車製造商鬆一口氣,但同時也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此前,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加徵了25%的“永久關稅”,針對汽車零部件的關稅最遲也將於5月3日生效。受此衝擊,奧迪等汽車製造商已暫停向美國交付汽車。 在14日的記者會上,特朗普還提到,他最近與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進行了交談,並“幫助”了他。特朗普自信稱,“我是一個非常靈活的人。我不會改變主意,但我很靈活。” 不過,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朝令夕改”已是人盡皆知。 4月7日,有消息傳出“特朗普考慮對部分國家暫緩90天徵收關稅”,致使美國股市隨即飆升。但稍晚時候,白宮闢謠稱該報道為“假新聞”,特朗普也親自表示“沒有考慮過”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結果在關稅新政僅生效幾小時後,特朗普突然改變了立場,宣布對部分貿易夥伴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 當時有記者質疑,為何明明剛說過“關稅不會暫停”,現在卻又暫停了?對此,特朗普輕描淡寫地說,“這叫靈活性”,人必須學會靈活變通。“我可以說,‘這有一堵牆,無論如何我都要穿過去’。但一直往前走,你就無法穿過這堵牆,有時候,你得從牆下面鑽過去、繞著牆走或者從牆上面翻過去。”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11日將智能手機、電腦以及部分其他電子設備從“對等關稅”中豁免,特朗普隨後又出面澄清道:這只是為了後續徵收半導體行業稅。他指出,他將很快宣布對半導體徵收關稅,不過同時暗示,某些產品可能會有例外。特朗普14日還表示,他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 美國北方信託全球金融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卡爾·坦南鮑姆形容稱,特朗普多次政策大轉彎,讓他患上了非常嚴重的頸椎扭傷,可能需要“戴上頸托”。坦南鮑姆警告稱:“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對消費者、企業和市場信心的損害可能已經無法逆轉。”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數家美國企業4月14日提起訴訟,稱根據美國《國際應急經濟權力法》,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是非法的。該訴訟是由法律倡導組織自由正義中心代表五家企業在美國國際貿易法庭提起的。該中心稱,這些企業受到了關稅的“嚴重損害”。 美國《國際應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總統權力,在國家安全或經濟面臨“非同尋常的威脅”時行使應急經濟權力。原告稱,這一標準在本案中並未得到滿足。訴狀還稱,法律不允許總統單方面徵收關稅。 “任何人都不應有權徵收對全球經濟產生如此巨大影響的關稅”,自由正義中心高級律師傑弗里·施瓦布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憲法賦予國會設定稅率(包括關稅)的權力,而非總統。” 對此,白宮發言人哈里森·菲爾茲發表聲明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辯護,聲稱特朗普是站在普通民眾立場,旨在制止貿易夥伴對美國的“剝削”。 這並不是特朗普全面徵收關稅的做法第一次面臨法律挑戰。4月3日,民權組織新公民自由聯盟提出申訴,稱《國際應急經濟權力法》不允許總統頒布關稅措施。(綜合財聯社、觀察者網、參考消息) (完) 【編輯:石歡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