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特稿)香港“搶企業”奏效 下一站走向東南亞 香港中通社12月24日電 電 題:香港“搶企業”奏效 下一站走向東南亞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 新質生產力、創科生態圈,是香港今年熱詞。如何生產?何謂生態?兩者都離不開將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重要力量——企業。 “我們希望在技術密集、人才密集以及資本密集的環境求發展,香港非常好地滿足了這三個要素。”今年中,總部位於深圳的麻省光子技術來到香港,開設香港首條超高真空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外延片中試線,該公司行政總裁廖翊韬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這樣說道。 這也是很多企業選擇香港的原因,香港基礎科研一向具優勢,又有國際化和金融中心背景,只是過去創科政策缺少主動性。本屆政府奮起直追“搶企業”,成果不俗,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去年引進首批企業,今年更為進取,成功引進兩批企業,三批共66間企業預計帶來420億港元投資,創造1.7萬個職位。 面對外界質疑香港吸引的企業主要來自內地,數據給出有力回擊。特區政府公佈,今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總數達9960間,創新高。按母公司所在地分析,來自內地的佔不到三成,日本、美國、英國及新加坡的有4060家。香港致力開拓新興市場,中東和東盟駐港公司升幅可觀,分別升25%及13%。 “今年可謂是打好創科生態圈的基礎,引進企業也取得實質進展。” 香港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今年透過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創科創投基金等良策,推動市場資金投資創科,大大提高香港創科氛圍和對企業的吸引力。 展望明年,他預料,會有更多金融科技及人工智能企業來港,因香港發展數字資產相關的管理方法、法例法規將更完善、成熟,而今年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和微電子研發院,也將不斷發揮影響力。 對於香港來年的引進方向,邱達根認為,海外國家仍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印象較深,未必了解香港近年在創科方面的新進展、新工作,因此政府和業界都要主動“走出去”向外宣傳,尤其是歐美、東南亞一帶。 而加快落實企業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需要“走出去”。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任景信表示,這是接下來的重點工作,將與香港不同商務參贊、領事等加強聯繫,讓企業將香港作為平台,擴展業務到其他市場。 香港今年的施政報告對此有所著墨,提出由投資推廣署和貿發局開展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早前接受中通社訪問時透露,柬埔寨辦事處料在明年3月完成設立,開展招商引資和貿易推廣工作。據悉,貿發局和投資推廣署已召開會議,探討協助企業擴展業務到東盟等地的工作。 可以看到,香港創科生態圈已逐漸成型,未來將繼續做好內地企業“走出去”和海外企業“引進來”的雙向跳板,企業在香港發展好,也將反哺香港經濟,而“走出去”的企業,將成為對外宣傳香港的最佳例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