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觀察:高才通能否緩解香港“殺校”危機

分享到:
2025-01-09 20:41 |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9日電 題:高才通能否緩解香港“殺校”危機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

  香港教育局最新公佈將於今年9月新一批入學的統一派位選校資料,據推算,逾三成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將未能收足學生,個別學校將僅錄個位數。面對收生挑戰,特區政府吸引的高才家庭,成為不少學校的“救校”目標。

  根據公佈資料,撇除校舍和地區因素影響收生的學校,推算約156間官津小學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能收足學生,約佔34%;或有10間學校在自行收生階段,僅錄取個位數學生,西貢和沙田區各佔3間。

  教育局表示,本年度約有4.18萬學童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與上年度相若。資料顯示,近10年來,學齡人數最多為2018年有56648位學童參與;最少為2010年40918位學童參與。

  香港中小學近年“縮班殺校”潮持續,教育局推算,未來5年適齡升讀小一及中一人口再急劇下跌,小一學齡人口料2029年大跌至3.15萬人,跌幅逾三成半。

  根據《小學概覽2024》,2024/25學年有64間官津小學合共縮減68班小一;計及個別學校加班後,全港小一班數淨減26班;有45間官津小學只開辦1班小一,貼近“殺校”邊緣。

  香港“殺校”危機仍存,政府各類人才計劃能否帶動入學申請?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對中通社記者指出,結構性人口減少是現實問題,過去一年,業界已經受惠搶人才計劃支撐,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好。以他的學校為例,今年有兩成學源為新來港人才的小朋友,以中一到中四為主,但現階段人才過來主要對中學和小學高年級幫助大一點。

  香港特區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新的輸入人才機制,至今各類人才入境計劃兩年共收逾38萬宗申請,約16萬名人才攜同家人抵港;單今年就有7.5萬名人才攜受養人來港,帶來逾20萬人口。

  黃晶榕認為,長遠來講來港人才家庭肯定有利於小一學源,他們相當一部分都會留在香港生活,看好香港的教育資源,人口基數的增加會帶動學源人數的上升。

  另外,據了解有部分小學已物色內地中介,與有機會來港的高才家長簡介學校和見面。

  黃晶榕表示,近一兩年很多內地中介機構主動發郵件給學校,邀請學校做推廣,或安排內地家長和學生到香港學校參觀交流或體驗課堂,不見得是壞事。香港要打造國際教育樞紐,現時很多都在大學層面,中小學的推廣不是很積極。

  他指,海外學生已可直接來香港讀書,但內地沒有相關政策,只能通過家長的“高才通”等計劃。“是否可以有一個渠道,讓孩子單獨關聯教育,這些都可以研究。現在的空缺時間,正好留予業界考慮如何趁機把學校搞好,提升競爭力。”(完)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