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觀察:刀郎的音樂魅力

分享到:
2025-01-10 17:27 |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10日電 題:刀郎的音樂魅力

  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一帆

  2024年9月以來,53歲的中國音樂人刀郎時隔十年重新回歸線下演唱會,一躍成為“頂流”。近日,中國各大社交平台上,“刀郎演唱會門票已成盡孝硬通貨”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原因是許多年輕人都在幫父母搶購刀郎演唱會門票。有網友對此表示:“刀郎的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搶到了就算盡孝成功。”

  票務平台的觀眾畫像顯示,刀郎演唱會半數觀眾為“60後”“70後”,即45歲到60多歲的人。

  刀郎的音樂之路可謂坎坷而勵志。本世紀初,他以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火遍大江南北。他的音樂作品往往取材民間故事和現實生活,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著稱,旋律及歌唱滄桑而深情,頗具傳唱度和感染力。刀郎沒有俊朗的外形,性格又內向不善言辭。近十年來,他在樂壇近乎銷聲匿跡。

  直到2023年,刀郎帶著新專輯《山歌寥哉》回歸,憑藉其中一首詞曲唱全由自己包辦的歌曲《羅刹海市》再度翻紅。《羅刹海市》歌詞原型來自中國古典名著《聊齋志異》的諷刺名篇《羅刹海市》,曲調取材中國民間傳統音樂“靠山調”。刀郎通過這首歌傳達給聽眾他對於社會現實的思考,與蒲松齡《羅刹海市》原篇遙相呼應。

  2024年至今的演唱會上,刀郎除了演繹最新專輯《山歌寥哉》中一些歌曲,也唱了不少自己的經典老歌。當《衝動的懲罰》《情人》等耳熟能詳的旋律響起,現場聽眾也深情合唱。

  文化評論人李言接受中通社採訪時表示,大約20年前,中國城市至鄉鎮的大街小巷,許多商場、髮廊、網吧都播放著刀郎的音樂。作為一名草根出身而懷抱理想的音樂人,刀郎的音樂可謂有著“野蠻生長”的魅力。

  李言指出,多年來,刀郎始終未放棄音樂夢想。當他攜《羅刹海市》回歸,加上現今互聯網效應疊加,為刀郎狠狠上了一把“情懷分”。許多人去聽刀郎演唱會,都是源於二十年前情懷的甦醒和延續。

  就刀郎演唱會聽眾以“60後”“70後”為主,李言表示,音樂入耳入心,形成一代人共同的情感追求與表達。刀郎的音樂達成商業化的連鎖反應,也具有激活文化消費市場的意義。

  2024年12月6日,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當代社會服務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銀髮經濟藍皮書:中國銀髮經濟發展報告(2024)》。據其測算,目前中國銀髮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人民幣左右,預計到2035年有望達到30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的10%。養老服務業、老年用品消費、老年金融、健康、文旅等銀髮相關產業,將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完)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