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香港首座轉廢為能設施料年底投入運作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1月12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12日發表網誌預告,香港首座轉廢為能設施(I·PARK1)預期今年底可投入運作。
轉廢為能是一種通過焚燒來產生熱能並轉化為電能的廢物處理技術,更符合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和回收再造是互補的廢物處理方案。據悉,I·PARK1位於香港石鼓洲外海人工島,佔地16公頃,每日預計可處理三千公噸廢物。 謝展寰介紹,轉廢為能設施投入運作後,便可以為廢物回收定下基準,經濟和環境效益高於這個基準的回收才會是有價值的選項。轉廢為能只是起步,政府還會不斷尋求更具成本和環境效益的廢物處理方法。回收再造方面,技術和創新可以增加經濟和環境效益,讓以往低價值的回收物料成為高增值的回收物料,無需政府補貼之餘,還可以創造高價值,帶來盈利。 特區政府大力推行源頭減廢,謝展寰說,今年會再接再厲提出修訂《產品環保責任條例》,進一步推動源頭減廢。而環保署剛於去年12月招標建設第二座轉廢為能設施(I·PARK2)。他希望,不斷尋求更具成本和環境效益的廢物處理方法,將綠色創科成果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發展回收的“新質生產力”。(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