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台媒社論籲以中華文化重建台灣青年價值觀

分享到:
2025-01-14 20:46 |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14日電  台北消息:台北市建國中學校友會近日的晚宴菜單中,出現不尊重女性菜品名稱,同時學校中霸淩、性騷擾頻傳。13日的台灣《中國時報》社論批評,台灣教育若要真正走向健全與成熟,必須正視中華文化和品格教育的失落問題,重新喚起學子對道德與倫理的重視。

  台北市建國中學第46屆校友,日前舉行畢業30年慶祝活動晚宴菜單,菜單名出現不尊重女性的菜名,此外會場布置人形立牌有穿著綠色、黃色制服配上高跟鞋女性,遭疑影射其他女校學生。而台灣一麥當勞門店傳出性侵致輕生事件,引發輿論關注,部分學生竟組團買麥當勞並發文“沒有女權的世界真好”。

  《中國時報》13日發表社論批評,台灣自1994年教育改革以來,台灣教育逐漸向西方價值觀靠攏,傳統的“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教育理念逐漸淡出。在強調法律、政治與經濟知識的同時,卻輕忽了品格教育,導致年輕世代在倫理道德上出現嚴重缺口。

  該社論指出,民進黨因“反中”、“去中”進而將中華文化從教育抽離。不注重品格文化,才會有貪污腐敗的政風,並以鬥爭為政治常態。在學校教育中從根拔掉中華文化,才會使得學生沒有道德觀念。現在很多官員的無德,貪污、性騷、霸淩習以為常,在這樣的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之下,學生怎麼會具備基本的品格修養?

  社論強調,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不應該輕易拋棄,否則下一代就如失根的蘭花。諸子百家的智慧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弱水三千,掬手一瓢就可以終生受用。而典範與楷模在政治影響下漸漸不受重視,遠的不認識蘇東坡、王安石,近的不知道殷海光、胡適,年輕人眼中沒有值得尊敬、效法的人,心中也就難有遠大的理想。(完)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