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國“祝融號”研究實證火星存在古海洋直接地下證據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28日電 中國科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火星中低緯度地區可能曾存在古代海洋。這一成果以《火星成像發現古海洋地下沉積層》(Ancient ocean coastal deposits imaged on Mars)為題,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方廣有研究員領導的月球與火星探測雷達研究團隊發現,位於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南部“祝融號”著陸區的地下10至35米深處存在多層傾斜沉積結構。這些地質特徵與地球海岸沉積物高度相似,為火星中低緯度地區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地下證據。 這項研究不僅提供了火星北部平原曾存在古代海洋的關鍵地下證據,還揭示了火星曾經經歷過長期溫暖濕潤的氣候期,這意味著火星可能曾長期維持適宜液態水存在的溫度和氣壓條件,遠超之前估計的短期融水事件。此外,研究發現的海岸線沉積物電介質特性與地球上由細砂和中砂顆粒的介電常數一致,這也進一步證實了其海洋沉積物的性質。 此次發現的最大意義,在於將火星液態水的證據從火星人跡罕至的極地地區,擴展到了更適合人類活動的中低緯度地區,證實了火星可能曾經是宜居的。 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同濟大學、廣州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等高校科學家合作完成。 中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於2021年5月15日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祝融號搭載的火星次表層穿透雷達是一種雙頻探地雷達系統,可探測地下結構和可能存在的水冰。(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