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共探“數智時代”傳承創新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3月31日電 以“走進數智時代、共築精神家園”為主題,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日前在上海舉行。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和文化參訪等形式,近70位兩岸專家學者、台商台青代表及文化界人士展開交流與探討。
承載著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精神內核的清明文化,當下怎樣實現傳承與創新?如何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中華傳統文化“賦能”?成為論壇關注的問題。 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蔣孝嚴表示,今年逢抗戰勝利80周年、台灣光復80周年。緬懷共同悲壯的歷史記憶是兩岸同胞攜手開創、和平融合的重要體現。中華民族一向重視飲水思源,慎終追遠。過去,我們祭拜共同的祖先,追思紀念歷代民族英雄與愛國先烈,今後我們更要發揚中華清明文化,同心守護民族記憶。 作為滬台文化交流品牌項目之一,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今年首次將清明文化置於數字化、智能化時代背景之下進行探討。上海市台聯黨組書記李海泳表示,本屆論壇敏銳把握時代脈搏,將清明文化這一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數智技術相結合,為兩岸專家學者提供了共同思考和探索的平台。 兩岸青年代表則就數字化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歷史記憶書寫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展開熱議,并呼籲加強兩岸數字人文合作。 台灣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表示,近年來台灣當局在青少年中搞“去中國化”,在台軍中搞“去黃埔化”,黃埔歷史只能躺在檔案館和校史館裡。他所做的工作是通過數字技術將黃埔歷史檔案“活化”,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重建台灣民眾的“黃埔記憶”。 與會者普遍認為,清明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精神內核,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基因,兩岸應以文化共鳴促進心靈相通。(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