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月26日報章社評:本地新冠疫情昇溫 李家超訪粵或商討通關香港新聞網8月26日電 香港多份26日出版的報章針對本地新冠疫情昇溫、行政長官李家超訪粵、香港出口量下跌等時事發表社評。 香港疫情反彈速度明顯加快,新增確診個案接連創出五個月以來的新高,或會再次單日新增過萬宗確診。 香港《大公報》發表社評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抗疫何去何從?特區政府有無完備的應對方案?什麼情況下收緊限聚令?如何更有效推動與內地及國際通關?這些都是市民非常關切的問題,特區政府應該更加清晰地作出說明,這有利凝聚共識,共同打好這場抗疫持久戰。 香港《信報》發表社評表示,日增確診數字無疑拾級而上,但是否就要再度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政府尤其必須認真考慮關於入境限制怎樣應對,如果現行的“三加四”改回昔日強制酒店檢疫七天的做法,必然使得社會複常的曙光又黯淡下來。 香港《信報》社評指出,相比於香港的門限從嚴,外國則不斷大開方便之門。別的國家早就撤銷各式各樣的入境限制,現在輪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佈,所有完成接種三劑新冠疫苗的人士,9月7日起入境日本毋須出示檢測無染疫證明。日本外務省同時下調55個國家及地區的防疫警戒級別至最低,包括印尼、巴基斯坦、烏克蘭、俄羅斯等等,內地和香港維持原來的最低警戒級別。換言之,日本認為香港疫情不構成威脅。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施政報告諮詢期內,將於本月31日起訪問廣州、深圳,與廣東省和深圳市領導會面,輿論關注的焦點集中於是否討論複常通關的議題。 香港《明報》發表社評表示,人們寄望特區新班子,在與內地通關問題上,“以結果為目標”,拿出誠意全力爭取;同時亦希望中央和廣東省政府,體諒香港經濟和市民的苦衷,即使短期內不能立即恢複免檢疫通關,亦應如解決香港學生北上開學的恩恤措施,考慮各種可能的過渡中途方案,盡量減少香港人赴內地通關的極大不便,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應”。 香港上月出口貨值按年下跌8.9%,跌幅較前一個月再擴大2.5個百分點,差過市場預期;其中輸往內地的出口跌幅為10.7%,對美國、日本和英國市場更是分別大跌15.8%、17.5%和29.2%。 《香港商報》發表時評表示,香港出口表現遜色,主因是外圍經濟環境惡化和跨境陸路運輸持續受到疫情干擾。兩年多以來,作為香港經濟“三頭馬車”的消費、投資、出口皆受到一定程度衝擊。單論出口,疫情之下香港對內地跨境陸路運輸一直沒有完全恢複,貨物流通不暢;與此同時,美國等先進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壓抑通脹,大大削弱環球需求;再加上疫情和俄烏戰爭嚴重干擾全球供應鏈,這些因素迭加對香港這個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必然造成極大困擾。 強烈熱帶風暴“馬鞍”預測挾天文大潮襲港,但最終來去匆匆。天文台在25日早上9時20分取消八號風球,由於預告時間很短,八號風球之下不少市民匆忙出門趕上班,多區交通工具出現人龍。 香港《文匯報》發表社評表示,雇員在極端天氣下趕上班的安全保障不足,相關的工作津貼也參差不齊,是本港勞工保障未完善之處。政府有必要及時檢討相關勞工法例,保障雇員在極端天氣下的權益。上月本港連續十多日出現罕見高溫酷熱天氣,一些工友中暑,有政黨和工會組織促請政府及早立法,加強對雇員的職安保障,既要確保工作環境和來回交通安全,也應該有“高溫津貼”。(完) 【編輯:崔靜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