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韌性防洪”藉創新科技應對雨季

分享到:
2024-05-23 19:1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23日電(記者 譚暢)香港特區政府渠務署23日召開傳媒簡報會,介紹應對雨季防洪工作。渠務署署長莫永昌指,署方超前準備、加強預警、果斷應急,讓社區在經歷極端天氣後迅速回復正常運作,做到“韌性防洪”。

圖為渠務署展示遙控清淤機械人。香港中通社圖片

汲取去年應對特大暴雨的經驗,渠務署分析水浸成因並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約120項小型渠道改善工程,例如在柴灣翡翠道加建新排水管道等,當中大部分今年首季已完成。同時,渠務署還將緊急應變隊伍增至160隊、運作基地增至逾30個。莫永昌指,在香港5月發生的兩場紅雨中,準備措施發揮良好效果。

值得留意的是,渠務署亦引入創新科技便利防洪工作,包括使用清淤機器人、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地區水浸情況、試行“防洪智慧系統”等。

據介紹,署方在30多個雨水沙井中安裝智能感測儀器,這種儀器由形似檸檬的浮球構成,可24小時實時監察雨水渠水位變動,若水位上漲至預警水平,儀器會發出警示,方便渠務署及早安排清渠。

記者在現場看到,類似“不倒翁”式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器人,拍攝設備被形似球形“UFO”的外殼保護,可在地下高水位和湍流中為管道檢測拍攝360度全景影片。

莫永昌亦提及,署方已更新雨水排放系統手冊,根據去年9月特大暴雨的降雨量數據,將設計雨量參數上調,相信可抵禦未來惡劣天氣。(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