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0月16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0月16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為主題,沿用綠色封面。香港多份報章16日對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以改革推動香港“由治及興” 從香港今年首季經濟增長2.7%、第二季增長3.3%、失業率維持低水平觀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經濟復甦不均衡亦不充分,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根治,一些中小微企反映有經營困難……顯而易見,推動高質量發展,並讓社會各界更公平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仍然是特區政府未來一年的主要任務。只有銳意改革,積極作為,與國家同頻共振,才能搭上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快車,擦亮一個個香港的金字招牌。各界期待,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展現特區政府的新作為、新擔當。 李家超。香港中通社圖片 《文匯報》發表社評:全城期待施政新猷 改革發展普惠民生 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迎來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全港各界和市民期待,特區政府順應國家改革大潮,以識變、應變、求變的決心和信心,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對香港經濟民生、創科轉型、基層治理等各方面發展進行系統謀劃、超前布局,持續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等傳統優勢,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實現香港新突破再崛起,讓市民分享發展紅利,不負中央和市民的殷切期待。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振經濟惠民生 深化改革正其時 市民的共同心願,是希望政府帶領香港發展邁向新台階,提升港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理由相信,新一份施政報告會朝着振經濟、惠民生的方向擘畫藍圖,關鍵是要積極穩妥推進香港深化改革,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作為激發興的動能,再接再厲做出成績,以更好增進民生福祉。(完) 【編輯:譚暢】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