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月28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2月28日電 香港報章2月28日就財政預算案、AI發展、港交所公佈業績等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大公報》發表社評:多元發展經濟創新照亮未來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配合施政報告規劃的藍圖,多元發展經濟,聚焦發展創新科技,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此推出一系列措施,這是今次預算案的最大亮點,展現了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突破傳統思維和路徑依賴、全力推動經濟轉型的決心。 過分依賴土地收入不可持續,可謂是香港社會的共識。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凸顯特區政府改革破局的決心,雖然破局意味着陣痛,形成創科生態鏈也不會一蹴而就,但路雖遠,行則將至。 《文匯報》發表社評:完善機制吸企業港交所持續“生金蛋” 港交所昨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去年多賺一成至逾130億元再創新高,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會不時檢討上市規則,確保香港吸引力。 港交所服務創科回報豐厚,啟示港交所要把吸納優質上市公司來港上市,作為未來進一步突破的重點。 一是主動服務行前一步,加快開通“科企專線”。二是要持續推進上市制度改革,包括優化雙重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增強香港對海內外科企的吸引力。三是走出去加強合作,擴大互聯互通範圍,吸引海外資金來港。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創科賦能 高質發展 香港人工智能發展並非一馬平川,除斥巨資打造AI新高地,推動前沿AI研究,還要加強技術落地應用,以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發展人工智能不僅是新興產業奠基的關鍵,也是傳統產業存續的必須。香港發展人工智能不能盲目跟風,而是要有自己的定位和差異化角色,打造完整AI生態圈,多管齊下促創科,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開源徵費小數長計 未來尚須開拓新財源 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大家可以看到政府在“窿窿罅罅”中開源節流——從“牛肉乾”和人才計劃申請費上調,到打機場離境稅和所謂“邊境建設費”的主意,以至削除2500元學生津貼,都反映“財爺”絞盡腦汁以求“做靚盤數”。巨額財赤下,這樣做無可厚非,但還有更好的方法“破局”。香港未來不應迴避擴闊稅基,必須積極研究建立新的大額稅收來源,如此方能促進公共財政的健康。 (完) 【編輯:梁嘉軒】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民調下降、被美國多州起訴,特朗普關稅戰要“認輸”?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