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觀察:香港追趕AI競賽是跟風還是長線?

分享到:
2025-02-28 14:3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28日電 (記者 徐嘉儀)香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明確將人工智能(AI)定位為關鍵產業。就在財政預算案發布前一天,香港高校聯合研發的港版DeepSeek也向公眾發布。這讓人不禁思考,一直以來比較熱衷“炒”的香港,這一次是跟風還是真的長線佈局?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要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籌備開通“科企專線”等多項前瞻性政策。過去幾年,香港一直在高喊要讓科創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因此規劃河套園區、北部都會區、成立研發基金,但一直沒太大的聲音。就在內地DeepSeek、機器人橫空出世後,特區政府又提出要搞人工智能產業。

耗資數十億的香港微電子研發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去年相繼成立啟用,30億港元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緊跟其後,已在AI產業投入不少資金的香港,究竟能否在AI競賽中突圍而出?

“並非盲目跟風”

嶺南大學數據科學學院署理副院長謝浩然看好香港AI產業前景。他向記者形容,推動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微電子研發院,標誌著香港正邁向“軟硬一體”的人工智能生態,這是產業發展必備的基礎配套。

嶺南大學數據科學學院署理副院長謝浩然(受訪者供圖)

在他看來,有了算力和硬件,未來香港才可基於“有限領域、精準突破”的定位,運用自身優勢,發展差異化的角色。一是跨境技術轉移中心,發揮國際化司法與智慧產權保護優勢,成為海外AI技術進入內地的“合規適配器”,“比如歐美的醫療影像AI演算法到香港,做一些資料脫敏和模型優化,再引進內地。”

二是垂直領域的應用創新者,即重點突破香港具優勢的AI應用場景。三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試驗田,為人工智能產品提供國際認可的可信度評級。謝浩然預料,香港會在智能金融、智能醫療、工業智能上有較突出的表現。

金融方面,預算案提出,金管局將參考全球發展趨勢及沙盒經驗,發佈實務指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促進銀行業創新。工業方面,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支持在港建立的新智能生產線已突破100條,涵蓋生物科技、納米纖維材料、新能源等。

為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預算案已預留十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謝浩然認為,面對競爭,香港應超越基礎設施建設,向“技術標準輸出”戰略轉型。未來找準優勢,避免重複投資,朝著差異化角色發展,相信AI產業對香港經濟的貢獻可達千億港元規模。(完)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
亞洲三項鐵人錦標賽香港開賽 過百位精英運動員雨中激情競逐
馬場黃金兩餸飯 清明祭祖也潮流
為什麼需要愛國教育?卓永興: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