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季度論壇學者分析貿易戰或惡化建議增強內需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4月1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梁嘉軒)第六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16日在香港舉行,活動聚焦中美貿易戰。其中有專家預料,新關稅政策拖累內地GDP增速,憂慮貿易戰繼續惡化,從關稅擴展到服務貿易等其他領域;認為刺激內需是應對的關鍵,穩住樓市有助刺激市場消費信心。 2025年4月10日,消費者在山東省棗莊市一家超市選購商品。新華社圖片 本次論壇發佈《價格緩沖、風險緩釋與新動能孕育: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與政策展望》主題報告。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毛振華匯報時指出,美國發動關稅戰其背後是“美國優先”的核心原則,他分析,美國希望增加關稅,推動製造業回流。其中,全球化美國跨國公司不斷擴張,但美國製造業佔本國GDP比重降至10%左右,而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發展未能惠及底層百姓,收入不平等問題不斷加大。 他指出,對中國來說,加徵關稅對“三頭馬車”的出口造成最直接影響,中性情況下,即僅取消50%的報復性關稅,對GDP增速拖累約2.1%。然而在悲觀情況下即維持匯報當時145%的高額關稅,意味著對美國的出口基本停滯,拖累GDP增速約3%。 為應對美國關稅對中國帶來的威脅,短期而言毛振華表示要“做好自己的事”,穩價格以創新為核心,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例如將低效、無效的基建支出轉為居民部門的消費補貼。同時促進房價、股價等資產價格止跌回穩,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毛振華同時強調,全球貿易體係重塑下,香港的外貿、金融和旅遊等傳統優勢行業仍然會有新作為,更指出,中國內地仍然是香港轉口貿易的主要目的地和來源地,佔59%。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貿易戰可能繼續惡化,並從關稅擴展到服務貿易等其他領域。在場不少學者表示,要穩住樓市,才能刺激中國民眾的消費信心,從而擴大內需。 論壇關注中國房地產市場、美國債務及貿易戰背景。港大經管學院助理教授李海石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其中一個動機是民粹主義,製造業對“美國精神”、“美國夢”極為重要,服務業工作無法吸納足夠多的低技能勞動者就業。 其後舉辦的圓桌會議上,多名金融業界人士發表觀點,關注人民幣匯率、美國債務危機。(完)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