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美國知名律師呼籲停止打壓華裔科學家

分享到:
2021-02-04 11:06 | 稿件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近日,曾為陳霞芬、郗小星等華裔科學家洗清冤屈的美國艾倫特·福克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彼得·蔡登博格律師在彭博社旗下“彭博法律”網站撰文,呼籲美國司法部停止對華裔科學家的打壓。

  文章指出,在過去兩年中,美國司法部針對華裔科學家發起了諸多短視且收效甚微的打壓行動。這些行動原本目的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但最終受傷害的卻是很多敬業、才華橫溢的華裔科學家。盡管他們沒有竊取任何知識產權,但仍被草率解職,並且僅僅因為文書錯誤而被起訴。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要追溯到2018年,當時的司法部部長傑夫·塞申斯宣布開啟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由於聯邦檢察官和特工得不到所謂的“中國經濟間諜活動”猖獗的確鑿證據,於是將目標轉向華裔教授,即便缺乏足夠的證據表明他們與中國不當分享了知識產權。

  美國司法部提起的很多訴訟,僅僅是基於華裔科學家在文書工作中的錯誤,而這些科學家其實並沒有接受過關於復雜的撥款申請程序的培訓。

  蔡登博格說,與美國政府機構撥款申請相關的文書工作冗長又復雜,而機構的指示往往很不清楚,也難以理解。同時,科學家卻往往不擅長處理文書工作,加上大學和研究機構未對申請過程提供有意義的培訓或指導,因此在申請撥款過程中出錯在所難免。而華裔教授通常忽略了披露自己與中國的一些聯系,沒有披露的原因很少是出於欺騙或欺詐的意圖,幾乎都是無意造成的。

  蔡登博格還指出,美國的大學教授往往都有長暑假,而大多數科學家在夏季都不會休假,而是尋求海外合作。華裔科學家時常會利用暑假前往中國探親、訪問、做研究和演講,也因此得到少量補助或者津貼。這就是粗心的科學家們遇到麻煩的地方。

  而美國司法部卻沒有將這些遺漏視為無辜的錯誤,而是在下令提起訴訟的情況下,過於頻繁地將其作為指控電信欺詐和虛假陳述的依據。即使最終沒有受到刑事起訴,這些華裔科學家也會丟掉自己的終身職位。更令人惋惜的是,因為害怕失去每年大量的聯邦撥款,很多大學並沒有堅定表達對這些教授的支持。

  文章最後希望拜登政府的司法部能夠重新評估“中國行動計劃”,將執法重點放在其他應該要解決的問題上,停止騷擾這些才華橫溢的美國華裔科學家。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