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青年就業”反應熱烈 150企業逾千職位申請分享到:
![]() ![]() ![]() ![]() ![]() ![]() 香港特區政府於《施政報告》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和支持本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據港媒16日報道,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透露最新情況,指計劃推出一個月已反應熱烈。 薛永恒在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表示,截至2月8日,“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共收到來自超過150家企業的1130個職位空缺申請,當中100家企業提交了524個創科職位。薛永恒又說,有信心香港年輕人在計劃完結後,不需政府補貼亦可獲得更高的月薪,因大灣區城市薪金增幅勢頭強勁,其中創科行業更是朝氣蓬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薛永恒指出,提供創科職位的100家企業涵蓋不同行業和規模,當中包括多家知名企業例如騰訊、華為、新鴻基地產、中華煤氣、中電、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羅兵鹹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渣打銀行、中國銀行等,亦有不少中小企業,“申請開設的職位有一個、幾個,最多(一家公司)有四十個職位。” 有關空缺職位已上載到“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專屬網站,供合資格畢業生瀏覽申請。參與計劃的企業須在香港按照香港法例及以不低於月薪18000港元聘請畢業生,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0000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其中,創科相關職位要安排受聘者分別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各工作6至12個月。 問及計劃完結後,有無信心公司會以同樣薪金水平持續聘請年輕人,薛永恒說會以積極心態看待,“我不擔心香港年輕人參與18個月計劃後,會有老板認為他們不值18000元而要求降低工資。” 他說,香港社會發展成熟,薪金增長較大灣區內地城市緩慢,又引用去年浸會大學聯同其他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指香港2019年至2020年各職級平均薪金加幅介乎2.2%至2.4%,廣東省城市在同期的薪金調整幅度則是4%至5%。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