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快活谷的“護草使者”:只為馬照跑香港中通社12月6日電 “我好像農夫一樣,時刻想著如何打理好這塊草場,澆水施肥,種草剪草。” 週六的清晨,香港這座城市還沒醒來,跑馬地馬場的例行“試閘”在晨曦中有序進行。香港賽馬會跑道執行經理劉潔兒拿著兩個對講機,身形嬌小,在馬群中非常不顯眼,一聲 “有馬入場”,指揮草場內修復草坪的工作。 約1400米長的跑道、佔地5公頃多的草地,身價百萬的千斤戰駒飛奔而過,必須確保草地在每一個賽馬日都保持最健康的狀態。 這個過程並不是簡單的除草工作,涉及科學與管理,一切要從種草開始。
與足球場或者高爾夫球場不同,賽馬跑的草,長度要控制在4吋左右,確保避震效果。在香港這種亞熱帶地區,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靚草供應賽馬用。 據劉潔兒介紹,天氣冷時,草場必須保證冬草和夏草同時生長,確保一年四季都有靚草。“夏草是從廣東鶴山買回來的,畢竟香港需求少,供應不多,我們會定期買新鮮草皮回來存在倉庫。” 每年的10月底,是她最忙碌的時候,播下冬草種子,保養馬場,為12月的國際騎師錦標賽和香港國際賽事提供頂級賽道。 劉潔兒在馬會的辦公室,就像個農場倉庫,各式叫不出名的工具、灑水車、燈車、鬆土機,辦公室牆上貼著多幅不同尺寸的馬場平面圖。跑馬地馬場被高層建築物包圍著,導致部分草地長年照不到太陽,這時候就需要派上燈車,一些地方須加速復原又會披上保濕氈。 快活谷,這個1845年落成的跑馬地馬場,練馬師、騎師、馬迷,幾乎都是男性為主,劉潔兒是馬圈少見的女性。 與很多騎師接觸賽馬後愛上這項運動不同的是,劉潔兒連賽馬都是在電視看的,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一次參觀沙田馬場的體驗,讓她與草場結緣。 “讀得地理系,都是坐不定的人,記得當時去馬場,教授還笑讓我們舔草嘗味道。” 劉潔兒清楚,要親近大自然,必須風吹日曬,沒有高跟鞋、只有一年四季的雨靴,日子長了,甚至覺得塗防曬都沒什麼用了。 十年前應徵跑道項目主任,跑馬一天,就要修補3、4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劉潔兒仍然十分享受打理這片綠茵地。加入馬會後,獲得馬會資助進修可持續發展相關的碩士課程,增進專業知識,并學以致用,繼續在屬於自己的“場地”上發光發熱。 “無論是鋪沙還是填補馬蹄洞、種草,怎麼倒肥料、怎麼噴灑農藥,機器怎麼用,每一個崗位我都會先體驗,然後再部署工作。”這些“農夫工種”之中,劉潔兒最享受的一項是移欄,這是為了保護部分草地而移動欄杆保護修復中的跑道,需要整個部門協作才能做到,“這恰恰提醒我,團隊的重要、支援的重要,不是我一個人能做到的。” 除了享受親近自然、喜歡團隊協作,公平公正的原則,是這位理科生的興奮點。在受訪中,劉潔兒一會兒撿起誤扔進草地的棒球,一會兒拔起一蔟枯草,非常認真介紹每一個坑洞可能對馬匹帶來的傷害和不公。 “馬照跑、舞照跳”,賽馬這項特別的運動,是香港生活歡樂與快意的寫照,長久來支持著社會公益、體育事業、民眾就業等方面的發展。在疫情下,得益於賽馬防護泡,12月的兩項國際賽事沒有停辦。相比去年只有馬蹄聲,沒有觀眾、沒有煙火,今年將會有數以千計觀眾入場。 劉潔兒必須保證,兩個國際賽日,場上的這條跑道符合國際標準,草的鬆軟度、濕潤度、高矮,既要保護馬匹安全,又要有一致的公平性,不能讓馬踩下去,一步深,一步淺。 工作時間長了,她發現,有的馬比較敏感,草地顔色不均勻都會有反應,所以要盡量避免色差。 “幾乎沒有練馬師說我們的環境不合適,都是說香港的馬場尤其是跑馬地的,既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又具有挑戰性,在世界各地,其他馬場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賽道,每次聽到我真的很滿足。” 說到這,劉潔兒似乎也釋放了一些準備國際賽的壓力。實際上,每一個賽馬日,她都要確保土壤、草地的公平,清晨6點就要到場,以定制工具測量草地,並透過傳媒通知馬迷,今天是否“好地”。 這種神奇的馬場內外的聯繫,讓劉潔兒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自豪。她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的十月,黑雨警告訊號除下後的兩小時內,交通都還未完全恢復正常,賽馬風雨無阻,全賴科學的跑道排水系統和精心的日常草地管理。 11月末的香港艷陽高照,從清晨忙到正午的劉潔兒很鬆弛,臉頰上的酒窩讓人看到了她的樂觀天性,也看到了一種篤定的自信。她對此解釋,壓力還是有的,但是整個馬會的順暢協作,讓她有了輕鬆的底氣。 全球五大賽馬盛事之一、香港國際騎師錦標賽和國際賽事即將在2021年的最後一個月上演,平均身價至少數百萬港元的頂級良駒、12位世界星級騎師,將會告訴觀眾,好的賽道,對於一場競技的重要性。(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張明臻) 【編輯:陈卓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