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炫民族風”大灣區高小學生親子短視頻比賽今啟動香港新聞網9月23日電 由“愛國護港團結力量”及“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雲浮同鄉總會”、“元朗區婦女會”、“葵青關懷協會”、“元城市愛心協會”合辦的“我們的民族”2023年國民教育活動,已經陸續開展。其中一項突破性活動-“至炫民族風”大灣區高小學生親子短視頻拍攝比賽,於今日(23日)上午於九龍旺角“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演講室舉行發布會,公布比賽內容及評分準則。 (官方供圖) 大會總監“愛國護港團結力量”召集人張永松表示,今年是大會連續第四年舉辦國民教育活動。以往三年,活動對象主要是幼稚園及初小學生及家長;今年向前邁進一步,加入高小學生和他們的家庭成員,擴大了活動的幅蓋層面。另一方面,活動響應國家建設大局及發展大灣區的策略,讓香港及大灣區的青幼童互動交流,互相學習,更有效培育年輕一代的國民意識。 張永松表示,大灣區建設是劃時代的重大機遇,不單在經濟、建設、制度上要創新和聯通;各地區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國民意識上的“軟聯通”,亦需要加強。“齊心才能事成”,要增強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向心力,才能吸引他們到內地學習、就業及生活。 大會名譽主席“頤和教育集團”總裁陳宗煌認為,青少年需要多認識香港特區與中國內地在方方面面的異同,才能培育出放眼世界的目光。他寄語兩地的青少年:到過維多利亞港,才知特區的獨特優勢;跨過深圳河,才知祖國風景之壯麗!他很高興能夠參與是次活動,為兩地青少年交流略盡棉力。 比賽評審委員,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創會主席高松傑表示,現在可以說是新信息中心的時代;短視頻的出現,使每個人都可以藉著網路平台表達自己所思所想。今次大會舉辦這項以“至炫民族風”為主題的高小學生親子短視頻拍攝比賽,讓青少年展示他們對國家民族的熱愛,學習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新一代的美麗形象,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寶貴的體會。 比賽評審團總裁判長史文鴻教授補充,兩地青少年交流的目的,並非追求一體化;相反,不同文化透過碰撞、融合的流動過程,更能促進自身優勢的發展。所以,在“至炫民族風”大灣區高小學生親子短視頻拍攝比賽的評審中,主題當然要正面;但若要脫穎而出,各參賽者必須展示出無限創意。 大會研究員、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育博士研究生趙詠陞老師表示,他將會從親子短視頻比賽的參賽作品,作一調研,分析青幼童對國民教育活動的接受程度。相信研究結果會對設計國民教育活動及課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至炫民族風”大灣區高小學生親子短視頻拍攝比賽的流程分兩部份。第一部份為校內比賽,有意參加比賽的學生及家長完成作品後,呈交就讀學校,由校方作校內評審,選出三部優勝作品。然後,校方將三部優勝作品上傳給大會,大會評審團會觀賞這三份優勝作品,及參考學校評分,議定每間學校的優勝作品冠、亞、季名次。第二部份是競逐“至LIKE大獎”:大會將安排各校獲選的冠軍作品,競逐“大灣區短視頻公眾網上至LIKE大獎”,讓公眾網上投票點讚,獲得點讚次數最多的五部作品,頒贈“公眾至LIKE大獎”。 【編輯:張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