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僅三成AI企業盈利 生產局倡構建“國際大數據樞紐”

分享到:
2023-11-10 16:5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1月10日電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今日(10日)公布《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研究顯示僅約三成(31%)企業能達致盈利。生產局表示行業最大挑戰為算力及數據不足、難以招聘技術人才,建議建立亞洲領先超算中心,並構建“國際大數據樞紐”。

(圖源:香港商報)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港大經管學院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合作,問卷訪問216間Al相關企業,受訪企業中四分一為大型企業,其餘為中小企。55%企業預計將開拓國際及本地市場,更有14%和11%企業分別選擇於香港和內地拓展業務。在企業累計投資金額上,49%企業投資少於100萬元;約兩成(21%)企業投資100至500萬元;6%企業投資500至1000萬元;5%企業投資1000至1億元;僅4%企業投資超過1億元。

至於資金方面,43%企業表示資金來源包括政府資助基金,19%則包括創業投資或天使基金。而企業主要收入方面,約六成(63%)收入來自本港;19%來自內地;15%來自海外。大型企業中逾半數(51%)表示有盈利,整體企業則僅約三成(31%)能達致盈利。

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包括算力及數據不足、難以招聘技術人才。超過四成(44%)企業正面對“算力不足”的挑戰,因此約七成(71%)企業使用雲計算服務。逾四成(44%)企業則表示難以收集數據,16%表示需要長時間才能收集數據,8%表示沒有相關數據。另有,近半數(49%)受訪企業表示遇到技術人才招聘困難,41%認為因本港缺乏相關技術人才。

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建議,完善基礎設施,建立亞洲領先超算中心,構建“國際大數據樞紐”,亦建議政府帶頭推廣大規模AI應用,以AI賦能香港行業升級轉型及發展“AI企業國際融資中心”。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則建議,普及AI教育壯大人才,政府亦可制定政策鼓勵AI企業,把非本地AI技術員工遷移到香港,吸引全球AI人才。

【編輯:張琦】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