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月12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月12日電 香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11日通過“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和配屋計劃,讓有一歲或以下初生嬰兒的公屋輪候家庭縮減一年輪候時間。香港多份報章12日對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文匯報》發表社評:提供居住養育支援 營造有利生育環境 香港生育水平過去30年呈持續跌勢,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報告,去年香港生育率屬全球最低,每位女性平均只會生育0.8名子女。生育率低的原因除了年輕人觀念轉變、工作壓力大之外,居住問題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年輕人因為難以安居而不結婚,或者因為居所太狹窄而放棄生育的比比皆是。 由於“家有初生”計劃需要符合資格的家庭主動申請才可參與,政府必須大力宣傳相關計劃,簡化申請程序,務求讓所有合資格家庭都能享受到計劃的鼓勵性好處。對於有意見指本港鼓勵生育的政策力度相比其他地區仍然不夠大,政府應該在現行計劃實施一段時間後,主動檢視計劃實施的效果,總結經驗、完善政策。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家有初生 優先選樓 房屋問題是香港長期面對的痼疾。私樓價格近期雖有回落,但仍是全球最難負擔的,許多年輕夫婦視“供樓”為畏途,因此售價低一大截的居屋便成為他們的希望;公屋輪候時間則長達5、6年,許多入息不高的基層年輕家庭“上樓”遙遙無期,被迫“捱”貴租。試問,當一個年輕家庭須將工資的大部分用來“供樓”或交租,生活已捉襟見肘,誰敢生育?在此情況下,倘當局出台一些切實解決問題的利好政策,相信是年輕夫婦們喜聞樂見的。 香港若要維持強大競爭力,必須確保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除了要對外“搶人才”,還要對內“谷生育”,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過往政府曾推出男士侍產假、增加特別免稅額之類的措施,在政策方向上當然正確,但效果有限,事實證明本地生育率不升反降。有見及此,推出力度更大的新招實屬迫不及待。 (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