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字號”食品市場緣何疫後全線結業?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3月16日電 題:香港“老字號”食品市場緣何疫後全線結業?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 有39年歷史的香港大昌食品市場將終止食品市場業務,決定關閉28間食品零售店舖。作為香港最大的食品及快速消費品分銷商,大昌行集團一夕之間突然宣佈關閉所有食品零售門店,著實出人意料。 雖然零售門店將關閉,但大昌行集團表示,會繼續為香港市場提供優質的採購、分銷以及食品加工等業務。 圖源:大昌行集團網站。 為何“熬”過了疫情寒冬的大昌食品市場,在疫後全面通關復常的日子裡,選擇了全線結業呢? 香港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對中通社記者分析,從消費模式來講,這與港人越來越喜歡去內地購買東西有關。“香港零售業,有三分之二都是依賴本地市民消費。” 邵家輝說,全面通關復常之後,零售業界數據有所上升,這是自然的,因為過去由於疫情而無法抵港的購買的人正在增加,銷售額亦逐漸恢復;不過,香港吸引非本地旅客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化妝品、黃金等範疇,日用品等並不在這一列。 而香港市民北上去大灣區消費時,主要購買的基本都是日用品和各類食物。“內地的日用品、吃的,性價比很高。週五、六、日的時候,有很多市民都會從大灣區買東西回香港,他們七天之中有三天不在港,消費本地的資源就少了。” 作為大昌行集團的附屬零售企業,於1979年成立的大昌食品市場主要提供各項急凍貨品特價優惠,1985年在香港開設急凍食品連鎖專門店。由此看來,大昌食品市場的受眾範圍,似乎確實與目前本地零售業的消費熱潮有些偏差。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認為,內地超市售賣的貨品,價格更便宜,香港本地超市面對競爭,有產品價格下調壓力。而大昌行屬中型超市,相比本地其他大型超市而言分店數目不多,於產品種類及貨源上均較大型超市遜色,生存空間較少。 亦有學者指出,大昌行超市結業主因或是毛利太低,須靠“量”來支持;因此,若售賣量不足,就容易出現問題。 對此,邵家輝表示,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遞交提案,建議將深圳居民“一周一行”恢復為“一簽多行”,對大灣區其他8個核心城市的居民推行“一周一行”。他期望,能夠將兩地遊客快些聯合起來,從而發展香港本地經濟。 他認為,香港零售業面對著很大挑戰,但香港本身可吸引大灣區近八千萬的居民,相信隨著加快“一簽多行”開放,加上兩地市場相互補充,多管齊下,能帶動香港不止是零售業,還有其他各類產業的發展。(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在香港過聖誕節很熱鬧!旅客大讚香港聖誕節氣氛濃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