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衣戲棚“天后寶誕”呈獻精彩粵劇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5月9日電 (呂紀星) 一連五日的青衣戲棚“天后寶誕”,8日拉開帷幕。青衣青綠街球場人流不絕,前往祭拜天后神像,享用攤位傳統小食,等後傍晚粵劇老倌的精彩演出。 歷史悠久的青衣戲棚,是香港最古老的戲棚之一,見證了粵劇的發展與變遷。每年的天后寶誕,戲棚就會熱鬧非凡,各路戲迷聚集於此,欣賞粵劇大師們的絕妙演繹,體驗豐富多彩的粵劇文化。 香港中通社圖片。 深入現場,各式攤位目不暇接,香燭、食品及手工藝作坊等40多種選擇,滿足每一個前來聽神功戲的觀眾。懷舊糖果攤檔的攤主糖姨,正宣傳著傳統小食——糖吹波波,五彩的顏色代表各種口味,入口驚喜滿滿。 “以前都是來看戲的,現在年輕人也喜歡過來吃,區外遊人也愈來愈多來觀光的。”糖姨又拉又吹,幾下靈巧的動作,便捏剪出栩栩如生的海豚、玫瑰、飛馬等造型。 與糖姨熟識的陳伯伯也說:“以前攤位都是賣香燭的,現在食物檔口越來越多新潮的熟食。”四下觀望,除雞蛋仔等港式小吃外,還有台式鹽酥雞、芋圓、鐵板魷魚及泰國飲品。 香港中通社圖片。 走到祭拜天后的青衣天后宮管理委員會處,眾多居民在此虔誠祭拜。林女士感慨道:"我們對天后的信仰自小就有,每年的天后寶誕,我都會來這裡獻上香火,祈禱一家平安喜樂。" 環顧現場,便能發現佈置的奇特之處,“天后聖母”神像的正對面便是戲棚的搭建點。青衣天后演戲值理會工作人員梁先生表示,戲台就是要對正廟內的神像,為了進行接神和請神儀式。“青衣戲棚的搭建也非常環保且通風,不需要任何一根釘子。” 據悉,現場許多棚子都是由竹枝、木柱、木板和鐵皮搭建而成的臨時戲棚。為神誕演戲時,戲棚需置於天后廟前面。首日晚上,由錦昇輝劇團演出的神功戲《七彩六國大封相》及《雷鳴金鼓戰笳聲》備受期待。五月十日,即第三日正日的《賀壽仙姬大送子》則是由戲班台柱演出,正誕二時便會開鑼,是青衣戲棚五日內最為精彩的演出。 香港中通社圖片。 穿梭在觀眾之間,可以感受到他們對粵劇的熱愛與期待。青衣居民馬爺爺說:"我年輕的時候就在這裡看戲,現在帶我的孫子接著看,希望年輕一代能繼續傳承我們的粵劇文化。" 夜幕降臨,燈光燦爛,青衣戲棚內的氣氛達到了高潮。濃濃的戲劇氣氛、人群的歡笑聲以及粵劇的優美旋律,共同編織出一幅繁華熱鬧的畫面,讓人沉醉其中。 (完) 【編輯:譚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