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3月24日報章社評摘要

分享到:
2025-03-24 09:3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24日電  香港多份報章24日就香港發展、提升國安意識、啟德票務安排等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國家推進開放合作 香港有著數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外國媒體“唱衰”中國經濟,但事實又如何?今年春節前後,中國經濟湧現出一批現象級亮點,包括電影、冰雪、文旅等消費市場熱點紛呈,以“杭州六小龍”等初創企業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斷湧現,綠色家電、新能源產業等綠色經濟蔚然成風,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動能和轉型發展的空間。不同領域的新動能不斷積蓄壯大,必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持久旺盛的發展動力。說什麼不重要,關鍵看行動。昨日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被問及是否用過中國大語言模型DeepSeek時說:“當然,感覺好極了!”這句話,既反映中國創科的強大實力,也說明外國科企看好中國的潛力。國家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這正是大批外國企業高管踴躍參加論壇的原因。香港擁有“近水樓台”的先天優勢,更有中央的大力支持,繼續發揮好“內聯外通”角色,前景一片光明。

《文匯報》發表社評:提升國安意識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昨日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正式刊憲生效一周年的日子。這一年來,在國安條例的堅實保障下,特區各界日益意識到提升國安意識的重要性。公務員提升國安意識,有利於帶領整個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利於香港沿著“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穩步邁向更加繁榮的未來。“國安才能港安,國安才能家安”。香港的繁榮穩定證明,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正義的事業是不可戰勝的,任何反動勢力都阻擋不了“一國兩制”事業前進的步伐。在未來的征程中,香港應繼續築牢國家安全防線,確保“一國兩制”沿正確的軌道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香港力量。

《香港商報》發表時評:大騷票務安排須與時俱進

無論門票有否印錯,時至今日,為何還要依賴實體票,而不能與電子票雙軌並行?如果手持電子票,就根本毋須更換實體票,包括最遲表演前一天須完成換票。尤其要考慮到,“盛事經濟”下的啟德體育園活動,許多是面向海內外旅客的,今次儘管可透過在內地增設換票點處理,但始終已構成不便,更莫說來自其他地方的旅客觀眾了,可謂未出發已先影響體驗。實體票雖有保留價值,以照顧不能使用電子票人士,卻不代表入場時僅限接受實體票。更便捷的電子票,無疑是新時代必然之選,也廣為國際大型活動採用。香港若然囿於不用,誠非國際大都會的應有之義。香港要發展盛事經濟,打造“盛事之都”,其中一大重點乃是“說好香港故事”。來港前買票體驗不好,固然糟糕;倘因“搶票難”以致購不了票,因而選擇不來港,則一切無從談起。因此,大騷票務安排誠須重視,務必做到盡善盡美,好使旅客高興而來、盡興而歸。(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