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辦智慧香港展館展示過百項香港創科的堅實成果香港新聞網4月13日電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13日起一連四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合辦第三屆香港國際創科展。數字政策辦公室在展場內設立大型智慧香港展館,展出過百項包括由政府不同部門開發、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方案。展館透過互動體驗和即場示範,展示特區政府和業界推動香港創科及智慧城市發展的堅實成果。 展館開幕當日,多名官員前往參觀,包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向他們講解數字辦如何引領各政府部門利用創科優化城市管理和提升運作效能,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數字辦一直與本地創科業界緊密合作,開發更多創新方案,持續優化公共服務,便民利商,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今年的智慧香港展館聚焦人工智能和數據驅動應用,展出來自20個政府部門的創科方案,以及本地創科業界和學生於本地和國內外創科比賽的得獎作品,包括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創客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香港分站賽,和開放數據應用比賽等。數字辦希望藉此對本地的優秀創科作品加以表揚,鼓勵和啓發各界人士開發更多創新方案,並向本地業界及海內外展商和專家推廣香港的創科發展。 “智慧香港展館”六大展區的重點展品包括: “智慧生活”:展出為市民接達超過1 100項政府及公私營機構網上服務和政府電子表格的“智方便”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香港天文台用於製作天氣預報及熱帶氣旋路徑預測提供參考的人工智能天氣預測模式;以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大幅提升包裝產量並減少人手需求的得獎智能中藥散劑包裝系統。 “智慧出行”:展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及香港科技大學榮獲2024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全年大獎的方案;該方案應用大數據校準的數位孿生規劃地鐵網絡,並模擬服務中斷和擠擁狀況,從而協助港鐵及早規劃相應安排,滿足市民的出行需要。 “智慧環境”:展出漁農自然護理署透過人工智能,快速檢測魚翅所屬物種,更高效地鑑定進口魚翅是否受到管制的“快速鯊魚物種基因鑑定”技術;以及機電工程署應用於濕地檢測和快速響應外來入侵物種,保護濕地生態的水上人工智能機械人。 “智慧市民”:展出建築署的“爬壁機器人”,能靈活攀附樓宇外牆,高效準確地進行外牆檢測;渠務署的“不倒翁”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透過360度全景拍攝及人工智能技術監察管道狀況,並榮獲2024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以及路政署使用地理空間和人工智能的技術,能自動識別道路設施和繪製測量圖,提升道路工程效率。 “智慧政府”:展出香港消防處讓消防人員在沉浸式體驗下進行指揮決策演練的“虛擬火場事故指揮訓練系統”;香港警務處採用多媒體播放及模擬通訊系統,訓練人員應對各種模擬事件的“新一代電腦模擬情境培訓系統”;以及香港入境事務處促進跨境便利度的“港澳通關互用二維碼服務”。 “智慧經濟”:展出地政總署利用空間數據和地理信息系統提高無人機操作的安全、效率和規劃性,支援低空經濟發展的方案;以及香港房屋委員會得獎項目“智築目”資訊管理及分析平台,用於實踐工程項目從規劃到交付等階段的數字化管理,從而加快決策。(完) 【編輯:張明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