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發現秦始皇開鑿的“蘭池”遺址分享到:
![]() ![]() ![]() ![]() ![]() ![]() 記者1月17日從陜西文物部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秦鹹陽城遺址發現一條水系遺存,沿線有類似湖泊的不規則大面積靜水淤泥堆積。結合考古資料,判斷東部水域即為文獻記載的蘭池。 秦鹹陽城遺址(資料圖)。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通過多年考古發掘,秦鹹陽城遺址北區的整體布局面貌逐漸明朗,其宮、署、郭各區分列,利用人工壕溝結合水系、台塬等自然環境,區分各功能區界域並形成防衛設施。 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條東西斷續分布長達9公裏的水系遺存,沿線有3處類似湖泊的不規則大面積靜水淤泥堆積。 2020年對最東部堆積進行勘探和試掘,其面積達36萬平方米,淤泥堆積平均厚度為3.5米至4米,兩處試掘點中均發現漢代或稍晚遺存打破淤泥堆積的現象,證明水域形成時代不晚於漢代。結合周邊考古資料,判斷東部水域即為文獻記載的蘭池。 據記載,蘭池為秦始皇引水所造之池,並在池北側造宮殿一座,名曰“蘭池宮”,秦朝末年遭毀棄。 而這條整體東西向的斷續水系應為局部人工溝渠聯結自然湖沼形成,可能對應於漢代文獻所記載的長池。其為秦鹹陽城內一處重要的水利設施,同時也作為宮殿官署區與郭區之間另一道重要的分隔線。 考古發現,秦鹹陽城宮殿官署區內建築分布密集,現存面積約500萬平方米。宮殿官署區內的西部、北部、南部各發現50米寬的道路,兩橫一縱分布,構成幹道路網。南部道路為南北向,南北延伸方向分別連接廚城門橋與6號宮殿建築遺址。 6號高台建築在現地表以上仍殘留夯土台基,自秦代地面至現存台基頂部高度達11.3米,頂部結構完全揭露,發現曲尺形墻體與壁柱、台階與斜坡通道、塗朱地面等,頂部復原面積約1000平方米,具備政務大殿的條件。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