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銅牛因何置於昆明湖畔?說起來有淵源今年,緣於牛年,頤和園的銅牛成了網紅打卡地。銅牛因何置於昆明湖畔?說起來有淵源。 清末時的昆明湖畔銅牛 以牛鎮水是中國民俗文化之一。古人認為“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所以相傳大禹治水時,每治好一處就鑄造一只鐵牛沈入水底,可防河水泛濫。 其實,鑄造鐵牛最初是為固定浮橋所用。兩只鐵牛鑄成昂首而臥狀,相向放在兩邊水中,然後用方石塊圍砌結實,將浮橋鐵索從鐵牛鼻中穿過,牢牢穩住浮橋,以利行人過往。久而久之,人們便以鐵牛為鎮物,重要的橋梁、險要的堤防、急湍的河段,都置有鐵牛,用以保橋護堤,鎮壓水患。 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年代,此舉表現的是人們希望趨利避害、基業永固的樸素心理。從唐代開始改為將鐵牛放置河湖水畔,寓意吉祥獻瑞。此後歷代沿襲,漸已成俗。 北京歷史上有過三處鎮水之牛,即位於大運河文化帶上的通州鎮水鐵牛、頤和園昆明湖鎮水銅牛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石景山鎮水鐵牛。 清末時永定河鐵牛尚在 鐵牛寺位於通州區張家灣,北運河西岸,因寺內供奉一頭鐵牛而得名。 忽必烈定都北京地區後,為保證大都糧食及生活用品的供給,令郭守敬主持修建漕運河道,自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開工,歷時一年多完成。忽必烈崇尚漢俗,也視鐵牛為降水之物,故在地勢相差較大、汛期容易發生水患的通惠河近河口處西,即張家灣城北門外修建一座五行寺,鑄造一頭鐵牛安放在殿中,以隨時祭拜祈請鎮服水害,保護通航,俗稱“鐵牛寺”。 “燕人重東作,熔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銹腥。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這是元代南陽人、翰林編修迺賢乘船沿大運河行至張家灣北門外鐵牛寺時所賦《鐵牛廟》詩,抒發了幽幽的懷古之情。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重修通州城燃燈佛舍利塔,傳言通州城像一只大船,漂浮在大海之中,城中的鼓樓是船艙,舍利塔是船的桅桿,通惠河是纜繩,鐵牛寺是定船的大錨。如此,通州城才沒有翻船,得以安安穩穩地停泊在海面上,通州百姓因此安寧。由此傳說,人們覺得供奉鐵錨比鐵牛更實際,故將鐵牛熔化,鑄成一只巨大的鐵錨,供奉在寺內,從此,“鐵牛寺”變成了“鐵錨寺”。其坐西朝東,面臨通惠河,一進院落,山門三間,硬山筒瓦箍頭脊;正殿三間,內奉一只大鐵錨。無論官船客舫、漕艘商舟,凡來往此寺前,舵手船夫無不到寺中恭拜鐵錨,誠心實意祈禱一路平安。該廟至民國時期已破舊,但古跡猶存。鐵錨毀於20世紀50年代末,廟遂廢棄。 頤和園鎮水銅牛位於昆明湖東堤,鑄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臥伏在雕花石座上,神態生動,形似真牛。 頤和園地處京城西北,地勢比京城高。為了確保京城的安全,開挖昆明湖時,借助暢春園西堤舊址修築了東堤,以防遇到大雨之年昆明湖出現水患,殃及京城。乾隆皇帝還借大禹治水鑄鐵牛鎮服水患之典故,命匠人鑄造了一只銅牛,置於東堤。為表示大清王朝的繁榮強盛,銅牛全身鍍金,並在金牛背上用篆文鑄了《金牛銘》,曰:“夏禹治河,鐵牛傳頌。義重安瀾,後人景從。制寓剛戊,象取厚坤。蛟龍遠避,詎數鼉黿。此昆明,瀦流萬頃。金寫神牛,用鎮悠永……” 銅牛身子朝東,頭扭向西北方向,註視著昆明湖,神態自若,造型逼真,既有“永鎮悠水”之意,又有考察昆明湖水位線的作用。同時銅牛又正對著昆明湖西側“耕織圖”的織女亭,取意以昆明湖(天河)為界,暗合了左“牛郎”右“織女”隔河相望的神話傳說。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不但焚毀了圓明園,還闖進清漪園(今頤和園)燒殺搶掠。列強竄至昆明湖東岸時發現了銅牛,見其閃著金光,以為是金子所鑄,便用尖刀在銅牛身上劃了幾下,才發現不是純金的,而是鍍了一層金箔,於是將那金箔一塊一塊地剝下來。到了光緒年間,慈喜太後重修頤和園時,才將被列強破壞的銅牛修復。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鎮水鐵牛位於石景山區龐村。該村處於永定河出山口的部位,河道彎曲,水勢激蕩,歷來為水患多發地段。為此,明代在此修建了“十八蹬”護堤,即由十八層花崗巖大條石壘砌而成,形成了十八層的蹬狀階梯,全長約350米。條石之間用江米汁灌縫,鐵錠扣鎖接,十分牢固。隨後又在十八蹬護堤之上修建了一座兩米多高的磚石台基,上置一只鐵牛,坐南朝北,牛頭朝著永定河方向,遙望對岸。 鐵牛由鑄鐵分多塊鑄造,然後拼接而成,身長約2米,高約1米。鐵牛既有鎮河之意,又是洪澇來臨時的“報警器”。當洪水暴漲、水流湍急時,鐵牛的嘴裏就能發出“嗡嗡”的吼聲,傳出去很遠。人們一聽見“牛叫”,就知道大水要來了,要盡快躲避水災。至於鐵牛會叫的原因,有研究者分析:鐵牛臥在河岸,牛腹下有一眼暗井,鄰近的河床下也有一眼暗井,與牛腹下的暗井相通。當河床下的暗井快速進水時,河水壓動氣流進入牛腹,牛腹中的空氣急速從牛口湧出,牛口中的氣流哨就發出巨大的聲響,仿佛牛吼一般。 因這段河道周圍空曠,鐵牛處於高台之上,遠遠便能看到,由此成為永定河的一個重要地標。這只鐵牛在永定河畔值守了幾百年。1958年被砸成碎塊,煉成了鋼鐵。如今十八蹬護堤尚有遺跡可尋,那只鎮水鐵牛只留下了傳說。 (原標題:鎮水神牛今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