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兩千多年前,孟子尤其關注這些......

分享到:
2021-03-26 17:10 | 稿件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字號: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以農立國,以耕讀傳家。鄉村是中國的“根”,也是儒家文化的“根”,而儒學是鄉村文化的魂。

  兩千多年前,孟子在民不聊生的戰國時代,尤其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有人說他是古代農業思想的引領者並不過分,如“制民之產”“井田制”“不違農時”等等,其農業思想確乎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孟子是位敢講話的人,他四處奔波與君主對話,甚至批王、鬥王、教訓王,要求對農民“省刑罰,薄賦斂”。孟子認為,妳是君王,為政(古代不叫行政,稱為政)措施,應該對老百姓負責,關注民生。什麽時候實現五十多歲的人能穿上帛的衣服,七十歲的人能夠經常吃到肉。

  孟子還提出,人性是善的,是先天的。治國為政應該建立在善的基礎上,就要愛民,符合民意和民心,讓老百姓過上理想的小康生活。這也是孟子的大任,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綜合孟子興農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關於農村願景的豐富內涵

  從養民的基本做起,孟子向齊宣王具體勾畫出仁政王道的藍圖:“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還提出“井田”,就是按方塊形狀來劃分土地。要實現“井田”之“均”,先要實現“經界”之“正”,怎樣實現“經界正”呢?孟子提出一個具體方案,即每一方裏的土地為一個井田,每一井田有九百畝,這樣的一塊土地由八家耕種,每家各耕種百畝,同時共同耕種提供剩余產品的百畝,最後實現“九一而助”,這也是孟子平均思想的反映。孟子的願景,完全是從關心人民疾苦、解決民生問題為出發點,特別是社會上“鰥寡孤獨”這四種弱勢群體,要照顧好。孟子說:“文王發政施仁”,首先考慮這四種人。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這一農村美好理想願景,盡管有其局限性,但畢竟立足於時代現實,較為系統地表述出先以家庭富裕為始,再擴展到整個農村社會,這是一幅圖景清晰的聖人夢想。這一重要振興農村思想,盡管沒有一個國君發政施仁,予以采納,但他追求農村社會的升平景象,讓老百姓過上安定生活的信念毫不動搖。這充分體現了孟子終生為追求理想“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關於民生的基礎——“制民之產”

  欲使民,必先教民;欲教民,必先富民;欲富民,必先置民之產。這是孟子“制民之產”的邏輯思路,除了輕徭薄賦、使民以時之外,就是要解決農民“五畝之宅”的土地問題,如沒有土地,沒有衣食之資,“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仁政”,首先是“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對齊宣王說,“您要施仁政,為什麽不從根本上做起呢?”英明的君主要規定人民的產業,才能使人民有堅定的信念,不違法亂紀,有所作為。孟子深刻地指出:“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所關心的“恒產”,“產”,就是土地,“恒”者,不變也,用現代話語,就是“財產權”。有了“恒產”,從根本上去除農民“流民”的心態,從而讓“恒心”植根於農民的意識形態內,使勞動力能夠與定量的土地充分結合在一起,並且永遠不變,才能夠創造社會財富,同時為國家提供賦稅,這才是解決農民生存的根本。

  關於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

  《孟子》開篇說教梁惠王,施行仁政思想,也包括保護生態環境,“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誇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主張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要尊重自然規律,這樣糧食魚鱉都夠吃了,木材也夠用了,老百姓的生養死葬都滿意了。

  孟子還講到牛山的例子,“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針對這一現象,孟子提出“養”的觀點,他說:“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章句上》)牛山原本樹木茂盛,但因人為砍伐以及新的嫩芽也被牛羊啃食,致使牛山變得光禿禿的。假若得到合適的保養,沒有東西不生;假若失掉合適的保養,沒有東西不消亡。孟子在這裏還上升到這樣的高度:人的本性也和牛山一樣,其良心所具有的仁義之性是永遠不會放失的,必須時時加以培養。孟子的養氣之說,的確發人深省。

  孟子認為,在發展農業的同時,必須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取物以順時”,以達到良性的生態循環。孟子的這一生態觀,對於當下人們如何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很好的榜樣。

  關於用仁義道德教化民俗的思想

  儒家傳統的鄉村治理就是以人倫、道德、禮治、法治為基本內容的社會教化。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認為,人與禽獸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人通過教化,明人倫,講道德。孟子還說:“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孟子·滕文公上》)要建立學校教人們明人倫,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說起性善論,孟子還用水來比喻,認為農民得不到正確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發展。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子提出:“人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性的善良就好像水向下流一樣。人沒有不善良的,水也沒有不向下流的。人的善惡全由後天造成,若得到良好的教育,就會為善,反之就會為惡。孟子主張用仁義道德教化百姓,改善社會風氣,使人們能夠相親相愛,互相尊重,以達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和諧狀態。孟子還提出了超出血緣關系的大愛思想,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努力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的這些精神,仍然是我們鄉村振興中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的寶貴精神財富。

  千百年來,豐衣足食一直是中國老百姓最樸素的追求和願望。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了一整套比較完整而又具體的以農業為基礎的富民樂民、尊民撫民、以教化民等等重要思想,至今仍然有著跨越時空的魅力。

  (原標題:兩千多年前,孟子在民不聊生的戰國時代,尤其關注農村、農民)

  (作者為山東鄒平市儒家文化研究會會長 劉貴之)

視頻

更 多
在香港過聖誕節很熱鬧!旅客大讚香港聖誕節氣氛濃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