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面對面|屠海鳴:七大關鍵詞看今年兩會 【字幕】2023年中國兩會於3月4日、5日在北京開幕。獲成功連任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屠海鳴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時,就今年兩會的重要性和焦點進行解析。
小标题一:今年兩會有不同 【同期】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屠海鳴 應該說中國的兩會不僅在中國14億民眾,在我們港澳台地區受重視,現在全世界都重視。中國兩會不僅是對中國未來的一年,可能對未來的五年十年它都有產生一個重大的影響。那麼今年的兩會又是重中之重,我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考量。 第一方面從中長期目標來看,大家都知道去年10月我們中國隆重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那麼二十大對以“中國式的現代化”推進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定了我們一個宏偉的目標,而且對2035年我們的發展目標都定下來,那麼根據這個目標有哪些需要有我們眼下的措施,在這次兩會上要把它定下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針對美西方國家,他們從科技上封鎖中國,從貿易上打壓中國,中國面對這樣一個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們中國政府未來有哪些做法,這也引起世界的關注。 第三個就是三年的疫情不可否認給中國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中國到底在未來的疫後應該怎樣奮起直追,把我們的經濟增量(穩定)在合理的區間,這個也是中國,也是世界都關注的一個重大的課題。 小標題二:關鍵詞看兩會 【同期】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屠海鳴 第一是“高質量”。我們的人口出現了從1961年以來第一次負增長,也就是說我們老齡化的年代應該在中國會更加明顯,更加***,對中國的中低端的製造業,未來怎麼發展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問號。 現在已經有這樣的趨勢,在中國的一些外資企業,包括我們一些民營企業,紛紛把工廠設到對環保勞動用工,對建設規劃要求比較低的,像東南亞國家,包括周邊的一些越南印尼其他國家去。 在這個時候,中國怎樣以高質量的發展,帶動我們高端的製造業,這個都是我們在兩會上要闡述的一個很關鍵的一個名詞。 第二個我認為有一個關鍵就是“促消費”,那麼大家都知道疫情來了以後,對我們所有的企業商家都造成了一個重大的衝擊。那麼二十大以後,中央政府也在這個方面非常下功夫,在各方面都要為營商環境創造一個良好的現狀。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地方也都在促消費,想了很多辦法。但是我們對去年12月份,今年的1月份,還有剛剛過去的2月份這三個月來看,並沒有達到非常理想的一個積極的效果。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地方應該根據自己的長處,想想到底應該怎麼樣來促進消費,這是第二個名詞。 第三個是“強產業”,眾所周知中國式現代化,現代化的主體是誰?我認為就是產業。在今天的情況下,哪些產業我們應該保留發揚,把它提升?哪些產業我們要給它進行改造,也有一部分低端的產業我們要進行淘汰,這個是擺在中央政府跟各地地方政府面前一個很現實的重要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強產業應該強,我們卡脖子的產業應該強,給我們帶來科技創新的這一類產業應該強,我們自己有人才,我們自己有原料,我們自己有科研基礎,這些產業也給各地政府帶來了一個很嚴峻也很深刻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想很多政府最近都到香港來招商,我們在香港接待了很多,吸引資金的同時,也吸引香港的技術、信息、人才管理,把這些香港的特長運用到內地的這些產業當中去,這是我考慮的是這三個因素。 我們也有一個關鍵詞叫“增投資”,為什麼做這“增投資”呢?我剛才已經說了,我們在疫情的2020年,我們的GDP增速只有2%,我們的2022年我們的GDP增速是2.2%,這都不是我們合理的區域,中國的合理的經濟增長的區域是多少?應該是6%,那麼如何達到6%?我們的增加投資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我想“增投資”在這次全國兩會上,無論是經濟界,還是我們很多其他界別,大家都會關心的一個重要的現象,大家都要為我們國家,特別是我們內陸省市、中西部省市他們的增加投資,大家要出謀劃策,想更多的辦法。 小標題三:香港應該怎麼做 【同期】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屠海鳴 那麼促進經濟發展,首先給香港一個課題,就是怎麼樣更快更好更穩的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大家都注意到,二十大以後,從總書記的政治報告,還是到中央提出很多(政策)都有一個字,就是「擴」開放,擴大開放,香港向全世界我們都要打開我們的大門,包括我們要吸引人才,香港政府提出搶人才,我們還要去留人才引人才,這個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擴開放除了這些人才以外,我們各地方還要注意到有哪些負面清單,負面清單我們是不是把它縮小到越小範圍越好。那麼在這種時候,我想對香港面臨的機遇就是十四五規劃給香港的定位。 另外一個就是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一個最大的機遇。“一帶一路”也是香港一個重大的機遇。那麼“一帶一路”對香港來說,香港可以起到一個超級聯絡人的作用。特區政府去年7月1號成立以來,確實在中央主導下,特區政府也開始奮發有為了,也主動的對接泰國東南亞的國家,最近也到了中東,到了沙特阿拉伯跟阿聯酋,我認為這些是講好香港故事,通過香港講好中國故事一個有效的辦法。我認為未來除了這些工作以外還有兩點,第一是惠民生。那麼除了惠民生工作以外,我認為特區政府還要做好一點防風險工作,我們既有客觀的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也有很多像美國卡脖子、美西方國家敵視香港、敵視中國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們無論是在金融風險、生態風險、經濟風險、貿易風險上,我們都要防範好。 記者 陳爍 孫晉欣 香港報道 |